基于数据分析的附子汤应用规律研究
提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部分 附子汤医案的数据分析研究 | 第9-28页 |
1 研究内容 | 第9页 |
2 研究方法 | 第9-12页 |
2.1 资料搜集 | 第9-10页 |
2.2 资料整理 | 第10-11页 |
2.3 数据分析方法 | 第11-12页 |
3 研究结果 | 第12-26页 |
3.1 中、西医疾病诊断统计 | 第12-14页 |
3.2 症状、舌、脉统计表 | 第14-19页 |
3.3 主要药物规律统计表 | 第19-22页 |
3.4 核心指征和核心药物的关联 | 第22-25页 |
3.5 加味药物 | 第25-26页 |
4 附子汤数据分析研究结果 | 第26-28页 |
4.1 附子汤治疗疾病的一般规律 | 第26页 |
4.2 附子汤证的临床表现 | 第26-27页 |
4.3 附子汤的用药规律 | 第27页 |
4.4 附子汤与核心症状的相关性 | 第27-28页 |
第二部分 附子汤的文献研究 | 第28-34页 |
1 附子汤古今文献研究 | 第28-30页 |
1.1 对《伤寒论》中附子汤证的认识。 | 第28-29页 |
1.2 对《金匮要略》中附子汤证的认识。 | 第29-30页 |
1.3 小结 | 第30页 |
2 附子汤现代临床及实验文献研究 | 第30-34页 |
2.1 附子汤在临床方面的研究进展 | 第30-32页 |
2.2 附子汤药理实验 | 第32-34页 |
第三部分 附子汤研究结果的讨论 | 第34-38页 |
1 附子汤病机的讨论 | 第34页 |
2 类方讨论 | 第34页 |
3 类症讨论 | 第34-35页 |
3.1 身体痛 | 第34-35页 |
3.2 背恶寒 | 第35页 |
4 附子汤临床应用讨论 | 第35-36页 |
5 附子汤中附子与诸药配伍研究 | 第36页 |
6 附子的用量用法讨论 | 第36-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
致谢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