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7-9页 | 
| Abstract | 第9-10页 | 
| 前言 | 第12-14页 | 
|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部分 | 第14-24页 | 
| 1 哮喘的研究进展 | 第14-18页 | 
| 1.1 哮喘的病因研究 | 第14-16页 | 
| 1.2 支气管哮喘发病Th细胞失衡机制相关研究进展 | 第16-17页 | 
| 1.3 哮喘治疗相关研究进展及其不足之处 | 第17-18页 | 
| 2 中医及穴位贴敷疗法治疗哮喘的研究进展 | 第18-20页 | 
| 2.1 中医对哮喘的认识 | 第18页 | 
| 2.2 中医防治哮喘的方法 | 第18-19页 | 
| 2.3 穴位贴敷治疗哮喘的疗效研究 | 第19页 | 
| 2.4 穴位贴敷诱发接触性皮炎对哮喘的影响研究 | 第19-20页 | 
| 3 接触性皮炎与哮喘关系的研究 | 第20-23页 | 
| 3.1 接触性皮炎的中西医基础研究 | 第20页 | 
| 3.2 接触性皮炎与哮喘发病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 3.3 接触性皮炎与T-bet、GATA-3 mRNA的关系 | 第21-22页 | 
| 3.4 皮肤介导的对哮喘治疗的全身免疫相关研究 | 第22-23页 | 
| 4 课题支持 | 第23-24页 | 
|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部分 | 第24-38页 | 
| 1 临床资料 | 第24-25页 | 
| 1.1 受试对象 | 第24页 | 
| 1.2 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 | 第24-25页 | 
| 2 试验方法 | 第25-30页 | 
| 2.1 试验分组 | 第25-26页 | 
| 2.2 治疗方案 | 第26页 | 
| 2.3 观察指标 | 第26-27页 | 
| 2.4 检测方法 | 第27页 | 
| 2.5 标本检测 | 第27-29页 | 
| 2.6 PCR反应体系及条件 | 第29页 | 
| 2.7 结果判断和分析 | 第29-30页 | 
| 3 研究结果 | 第30-38页 | 
| 3.1 基线比较 | 第30-31页 | 
| 3.2 治疗前后ACT评分比较 | 第31页 | 
| 3.3 治疗前后AQLQ评分比较 | 第31-33页 | 
| 3.4 T-bet mRNA及GATA-3 mRNA结果 | 第33-38页 | 
| 第三部分 讨论 | 第38-43页 | 
| 1 穴位贴敷治哮喘疗法 | 第38-41页 | 
| 1.1 本试验方药组成及作用 | 第38页 | 
| 1.2 选穴依据 | 第38-39页 | 
| 1.3 皮炎与哮喘的相关性 | 第39-40页 | 
| 1.4 穴位贴敷对哮喘治疗的全身免疫机制 | 第40-41页 | 
| 2 试验研究结果分析 | 第41-43页 | 
| 2.1 临床症状研究结果 | 第41页 | 
| 2.2 T-bet、GATA-3mRNA与哮喘与皮炎的关系 | 第41-43页 | 
| 第四部分 结论 | 第43-44页 | 
| 参考文献 | 第44-49页 | 
| 附录 | 第49-53页 | 
| 附录1 哮喘控制测试评分表(ACT) | 第49-50页 | 
| 附录2 成人哮喘生命质量评分表(AQLQ) | 第50-53页 | 
| 致谢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