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9-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9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9-10页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1.3 研究内容、思路和创新点 | 第12-14页 |
1.3.1 研究内容 | 第12页 |
1.3.2 研究思路 | 第12-13页 |
1.3.3 论文创新点 | 第13-14页 |
2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理论准备 | 第14-17页 |
2.1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目的 | 第14页 |
2.2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原则 | 第14-15页 |
2.3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的内容 | 第15-16页 |
2.4 志愿服务项目绩效评价理论选取 | 第16-17页 |
3 石家庄市志愿服务项目开展与评价现状 | 第17-24页 |
3.1 石家庄市推进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主要做法 | 第17-18页 |
3.1.1 突出组织建设,构建覆盖全面的“服务网” | 第17页 |
3.1.2 加强制度建设,打造常态服务的“护卫舰” | 第17页 |
3.1.3 拓展活动领域,唱响服务为民的“好声音” | 第17-18页 |
3.1.4 建设服务基地,构建便民参与的“引力场” | 第18页 |
3.1.5 注重品牌培育,挖掘创新服务的“闪光点” | 第18页 |
3.2 石家庄市志愿服务项目开展的主要特点 | 第18-19页 |
3.2.1 探索追赶还要继续 | 第18页 |
3.2.2 党政牵头仍是常态 | 第18-19页 |
3.2.3 社会参与热情高涨 | 第19页 |
3.3 石家庄市志愿服务项目评价现状 | 第19-23页 |
3.3.1 石家庄市项目评价的政策依据 | 第19页 |
3.3.2 依托“志愿云”系统为志愿服务项目评价提供数据支持 | 第19-22页 |
3.3.3 现有评价标准下的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展示 | 第22-23页 |
3.4 石家庄市志愿服务项目评价存在的问题 | 第23-24页 |
3.4.1 评价要求层次较低 | 第23页 |
3.4.2 评价内容不够全面 | 第23页 |
3.4.3 评价结果随意性强 | 第23页 |
3.4.4 志愿服务评价机制缺失 | 第23-24页 |
4 石家庄市志愿服务项目云评价体系构建 | 第24-33页 |
4.1“云”评价体系构建理念介绍 | 第24页 |
4.2“云”评价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 第24-25页 |
4.2.1 构建“云”评价体系是“互联网+”时代发展的要求 | 第24-25页 |
4.2.2 构建“云”评价体系是推进石家庄志愿服务发展的重要保证 | 第25页 |
4.3“云”评价体系构建的可行性 | 第25-26页 |
4.3.1“志愿云”系统为“云”评价体系构建提供可数据支撑 | 第25-26页 |
4.3.2“APC”评价理论符合石家庄志愿服务项目评价的需要 | 第26页 |
4.4“云”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26-33页 |
4.4.1“云”评价主要指标设置 | 第26-28页 |
4.4.2 利用熵权系数确定指标权重 | 第28-30页 |
4.4.3“云”评价方法 | 第30-32页 |
4.4.4“云”评价结果运用 | 第32-33页 |
5 以“党员在行动”项目为例对“云”评价体系进行验证 | 第33-40页 |
5.1“党员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背景 | 第33页 |
5.2“党员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云”评价 | 第33-34页 |
5.3 微观“综合绩效评价”框架评价结论 | 第34-38页 |
5.3.1“党员在行动”项目适当性评价 | 第34-35页 |
5.3.2“党员在行动”项目效率评价 | 第35-36页 |
5.3.3“党员在行动”项目效果评价 | 第36页 |
5.3.4“党员在行动”项目被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 | 第36页 |
5.3.5“党员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社会影响评价 | 第36-37页 |
5.3.6“党员在行动”志愿服务项目可持续性评价 | 第37-38页 |
5.4 志愿服务项目“云”评价体系验证结论 | 第38-40页 |
6 本文研究展望与不足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