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特种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超声波加工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2024铝合金超声冲击成形数值分析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7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3页
    1.1 研究背景第11-13页
    1.2 超声冲击成形方法第13-14页
    1.3 超声冲击成形方法的国内外研究第14-20页
        1.3.1 超声冲击及超声冲击成形的国内外研究第14-17页
        1.3.2 超声冲击成形数值分析的国内外研究第17-20页
    1.4 本课题研究内容第20-23页
第二章 超声冲击成形过程分析及试验系统第23-33页
    2.1 超声冲击成形过程分析第23-26页
    2.2 超声冲击成形研究方法确定第26-28页
    2.3 超声冲击成形有限元分析方案第28-29页
    2.4 超声冲击成形试验验证设备第29-31页
        2.4.1 超声冲击成形设备第29页
        2.4.2 测试方法第29-31页
    2.5 小结第31-33页
第三章 超声冲击过程数值分析第33-61页
    3.1 残余应力分布与试件成形的关系第33-34页
    3.2 超声冲击模型第34-38页
        3.2.1 数值分析模型的基本假设第34-35页
        3.2.2 超声冲击模型建立过程分析第35页
        3.2.3 计算区域第35-36页
        3.2.4 边界条件第36-37页
        3.2.5 网格划分第37页
        3.2.6 Johnson-Cook本构关系第37-38页
    3.3 定点单次冲击模拟结果与分析第38-42页
        3.3.1 冲击动态行为分析第38-41页
        3.3.2 定点单次冲击模型试验验证第41-42页
    3.4 双位置冲击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2-45页
        3.4.1 双位置冲击模型第42-43页
        3.4.2 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第43-45页
        3.4.3 单次冲击作用区域范围第45页
    3.5 多重冲击模型第45-47页
        3.5.1 冲击顺序及范围第45页
        3.5.2 相邻冲击间隔的确定第45-47页
        3.5.3 多重冲击模型试验验证第47页
    3.6 超声冲击模拟结果与分析第47-58页
        3.6.1 残余应力变化规律第49-50页
        3.6.2 冲击速度与冲击针质量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50-54页
        3.6.3 冲击针针头形状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54页
        3.6.4 冲击枪运行速度与偏移距离对残余应力的影响第54-58页
    3.7 小结第58-61页
第四章 超声冲击成形过程数值分析第61-69页
    4.1 超声冲击成形模拟分析过程第61-62页
    4.2 超声冲击阶段第62-64页
    4.3 数据扩展阶段第64-66页
        4.3.1 试件成形模型及网格划分第64-65页
        4.3.2 残余应力及应变数据扩展第65-66页
    4.4 试件成形阶段第66-67页
    4.5 自由超声冲击窄板成形试验验证第67-68页
    4.6 小结第68-69页
第五章 自由超声冲击成形数值分析第69-85页
    5.1 自由超声冲击窄板成形第69-78页
        5.1.1 自由超声冲击窄板成形试验第69-70页
        5.1.2 不同冲击轨迹对试件成形的影响第70-72页
        5.1.3 冲击速度与冲击针质量对试件成形的影响第72-74页
        5.1.4 冲击针针头形状对试件成形的影响第74-75页
        5.1.5 冲击枪运行速度与偏移距离对试件成形的影响第75-78页
    5.2 自由超声冲击方板成形第78-83页
        5.2.1 自由超声冲击方板成形试验第78页
        5.2.2 方板自由超声冲击成形模拟结果第78-80页
        5.2.3 自由超声冲击方板与窄板成形模拟结果对比第80-83页
    5.3 小结第83-85页
第六章 预应力超声冲击成形数值分析第85-107页
    6.1 预应力超声冲击成形原理第85-89页
    6.2 预应力超声冲击成形试验第89页
    6.3 预应力超声冲击成形模型第89-99页
        6.3.1 预应力施加阶段数值分析第90-91页
        6.3.2 预应力超声冲击数值分析第91-95页
        6.3.3 数据扩展阶段数值分析第95-96页
        6.3.4 试件成形阶段数值分析第96-99页
    6.4 预应力超声冲击窄板成形结果与分析第99-100页
        6.4.1 预应力与自由超声冲击窄板成形模拟结果对比第99-100页
        6.4.2 预应力对窄板试件成形的影响第100页
    6.5 预应力超声冲击方板成形结果与分析第100-105页
        6.5.1 预应力超声冲击方板成形模型第100-102页
        6.5.2 预应力与自由超声冲击方板成形对比第102-103页
        6.5.3 预应力对方板试件成形的影响第103-105页
        6.5.4 预应力超声冲击方板与窄板成形结果对比第105页
    6.6 小结第105-107页
第七章 复杂轨迹试件成形分析第107-117页
    7.1 复杂轨迹超声冲击成形结果预测第107-110页
        7.1.1 初始残余应力及应变的确立第107-109页
        7.1.2 试件成形结果及分析第109-110页
    7.2 超声冲击成形轨迹规划第110-115页
        7.2.1 单曲率柱面成形第110-112页
        7.2.2 双曲率球面成形第112-115页
    7.3 小结第115-117页
第八章 结论第117-121页
参考文献第121-129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129-131页
致谢第131-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环保型介质中电泳显示用黑色纳米粒子的改性
下一篇:多储罐间歇精馏液相串联操作及其能量集成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