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0页 |
1.1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2-13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4 研究方法与思路 | 第16-17页 |
1.5 研究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 第17-18页 |
1.6 核心概念界定 | 第18-20页 |
第2章 保定市X高级中学教师流失现状调查 | 第20-25页 |
2.1 研究假设 | 第20页 |
2.2 研究方法 | 第20页 |
2.3 测量工具的设计 | 第20-21页 |
2.4 预测和修订 | 第21-22页 |
2.5 正式研究 | 第22-25页 |
第3章 保定X高级中学教师显性流失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25-37页 |
3.1 离职教师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25-31页 |
3.1.1 离职教师对工作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25-26页 |
3.1.2 离职教师对管理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26-28页 |
3.1.3 离职教师对待遇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28-29页 |
3.1.4 离职教师对自身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29-31页 |
3.2 离职成因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31-34页 |
3.2.1 离职教师对工作因素评价及与流失成因的相关分析 | 第31-32页 |
3.2.2 离职教师对管理因素评价及与流失成因的相关分析 | 第32-33页 |
3.2.3 离职教师对待遇因素评价及与流失成因的相关分析 | 第33-34页 |
3.2.4 离职教师对自身因素评价及与流失成因的相关分析 | 第34页 |
3.3 离职教师流失成因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 第34-37页 |
第4章 保定X高级中学教师隐性流失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37-51页 |
4.1 在职教师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37-43页 |
4.1.1 在职教师对工作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37-38页 |
4.1.2 在职教师对管理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38-40页 |
4.1.3 在职教师对待遇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40-41页 |
4.1.4 在职教师对自身因素的主观感受差异性分析 | 第41-43页 |
4.2 在职教师离职倾向调查结果与数据分析 | 第43-45页 |
4.2.1 总体情况分析 | 第43-44页 |
4.2.2 不同性别教师离职倾向差异性分析 | 第44页 |
4.2.3 不同学历教师离职倾向差异性分析 | 第44-45页 |
4.2.4 不同编制教师离职倾向差异性分析 | 第45页 |
4.3 离职倾向的影响因素相关分析 | 第45-49页 |
4.3.1 在职教师对工作因素评价及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分析 | 第45-46页 |
4.3.2 在职教师对管理因素评价及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分析 | 第46-47页 |
4.3.3 在职教师对待遇因素评价及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分析 | 第47-48页 |
4.3.4 在职教师对自身因素评价及与离职倾向的相关分析 | 第48-49页 |
4.4 在职教师离职倾向各相关因素回归分析 | 第49-51页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1-63页 |
5.1 保定X高级中学教师流失的有关调查研究结论 | 第51-56页 |
5.1.1 教师显性流失有关研究结论 | 第51页 |
5.1.2 教师隐性流失有关调查研究结论 | 第51-52页 |
5.1.3 影响教师流失的主要因素 | 第52-56页 |
5.2 稳定教师队伍的管理对策与建议 | 第56-63页 |
5.2.1 大力提高教师待遇 | 第56-58页 |
5.2.2 转变管理理念、优化管理模式 | 第58-60页 |
5.2.3 真正减轻教师不合理负担 | 第60-61页 |
5.2.4 注重减轻教师心理压力 | 第61-62页 |
5.2.5 加大后勤保障,解决后顾之忧 | 第62页 |
5.2.6 积极创新人事管理,实施动态编制 | 第62-63页 |
结语 | 第63-64页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附录 | 第66-71页 |
附录一 | 第66-68页 |
附录二 | 第68-70页 |
附录三 | 第70-71页 |
致谢 | 第7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