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9-14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2页 |
1.3.1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1.3.2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12-13页 |
1.4.1 研究内容 | 第12-13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3页 |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 第13-14页 |
2 海洋文化产业及相关概述 | 第14-22页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观与文化产业发展 | 第14-17页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14页 |
2.1.2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化观 | 第14-16页 |
2.1.3 文化观与文化产业发展相互作用 | 第16-17页 |
2.2 文化产业与海洋文化产业 | 第17-20页 |
2.2.1 文化产业内涵 | 第17-18页 |
2.2.2 海洋文化产业内涵 | 第18-19页 |
2.2.3 海洋文化产业特征 | 第19-20页 |
2.3 珠三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重要意义 | 第20-22页 |
2.3.1 抢占时代发展先机 | 第20页 |
2.3.2 促进经济转型升级 | 第20-21页 |
2.3.3 推进文化强省建设 | 第21-22页 |
3 珠三角海洋文化产业现状、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第22-28页 |
3.1 珠三角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现状 | 第22-24页 |
3.1.1 滨海文化旅游业 | 第22页 |
3.1.2 休闲渔业 | 第22-23页 |
3.1.3 会展博览业 | 第23页 |
3.1.4 其他涉海文化产业 | 第23-24页 |
3.2 珠三角海洋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 第24-26页 |
3.2.1 政策倾向性不足 | 第24页 |
3.2.2 产业发展不均衡 | 第24-25页 |
3.2.3 海洋文化人才缺乏 | 第25-26页 |
3.3 珠三角海洋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26-28页 |
3.3.1 文化体制改革滞后 | 第26页 |
3.3.2 地区发展模式问题 | 第26-27页 |
3.3.3 科研与教育重视不足 | 第27-28页 |
4 国内外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第28-34页 |
4.1 国外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第28-31页 |
4.1.1 美国—市场运作与多元开发 | 第28-29页 |
4.1.2 英国—发掘海洋文化资源 | 第29页 |
4.1.3 澳大利亚—昆士兰产业模式 | 第29-30页 |
4.1.4 韩国—主推大众流行文化 | 第30-31页 |
4.2 国内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的主要经验 | 第31-34页 |
4.2.1 山东—重视高校教育 | 第31页 |
4.2.2 浙江—深入海洋文化研究 | 第31-32页 |
4.2.3 上海—立足于创新型文化 | 第32页 |
4.2.4 海南—依托生态旅游与互联网+ | 第32-34页 |
5 珠三角发展海洋文化产业的对策建议 | 第34-42页 |
5.1.制定合理产业政策,促进文化产业发展 | 第34-35页 |
5.1.1 合理规划海洋文化产业发展目标 | 第34页 |
5.1.2 继续深化文化管理体制改革 | 第34页 |
5.1.3 制定产业政策与健全法律体系 | 第34-35页 |
5.1.4 加大文化投入力度与扩展投融资渠道 | 第35页 |
5.2 注重海洋文化交流,加强文化产业融合创新 | 第35-37页 |
5.2.1 珠三角九市海洋文化产业合作共赢 | 第35-36页 |
5.2.2“两岸四地”区域间达成产业发展共识 | 第36页 |
5.2.3 国际海洋文化产业交流借鉴创新发展 | 第36-37页 |
5.2.4 海洋文化产业融入“互联网+”与物联网战略 | 第37页 |
5.3 政府与企业相联合,提升海洋文化产业影响力 | 第37-39页 |
5.3.1 成立海洋文化行业协会组织 | 第37页 |
5.3.2 建立海洋文化行业龙头企业 | 第37-38页 |
5.3.3 引导海洋文化企业积极“走出去” | 第38-39页 |
5.3.4 联手推出海洋文化创意工程与项目 | 第39页 |
5.4 夯实产业人才基础,培养文化产业高端人才 | 第39-42页 |
5.4.1 优化海洋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 第39-40页 |
5.4.2 充分发挥高等院校教育培养作用 | 第40页 |
5.4.3 构建区域内海洋人才共享机制 | 第40-41页 |
5.4.4 引进国外文化产业高层次人才 | 第41-42页 |
6 结论与展望 | 第42-43页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致谢 | 第46-47页 |
作者简介 | 第47-48页 |
导师简介 | 第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