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1.1 课题的来源 | 第11页 |
1.1.2 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11-12页 |
1.2 钙钛矿型氧化物的结构与性质 | 第12-14页 |
1.3 钙钛矿型铌酸盐材料的合成方法 | 第14-19页 |
1.3.1 高温固相法 | 第14-15页 |
1.3.2 水热合成法 | 第15-16页 |
1.3.3 溶胶凝胶法 | 第16-17页 |
1.3.4 沉淀法 | 第17页 |
1.3.5 复合氢氧化物媒介法 | 第17-19页 |
1.4 钙钛矿型铌酸盐材料的应用 | 第19-21页 |
1.4.1 光催化材料 | 第19-20页 |
1.4.2 光电转换材料 | 第20-21页 |
1.4.3 生物医用材料 | 第21页 |
1.5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材料研究方法 | 第23-27页 |
2.1 研究方案 | 第23-24页 |
2.2 材料结构与性质计算方法 | 第24页 |
2.3 材料的制备 | 第24-25页 |
2.4 组织结构表征 | 第25-26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25页 |
2.4.2 扫描与能谱分析 | 第25-26页 |
2.4.3 X射线光电子能谱 | 第26页 |
2.5 物理性能测试 | 第26-27页 |
2.5.1 紫外-可见光漫反射吸收光谱 | 第26页 |
2.5.2 LC型铁电测量仪 | 第26页 |
2.5.3 振动样品磁强计 | 第26-27页 |
第3章 BaNbO_3晶体结构与性质 | 第27-44页 |
3.1 引言 | 第27页 |
3.2 BaNbO_3晶体本征结构和性质预测 | 第27-34页 |
3.2.1 模型的建立及参数设置 | 第27-28页 |
3.2.2 弹性性质 | 第28-30页 |
3.2.3 成键分析 | 第30-31页 |
3.2.4 电子结构 | 第31-33页 |
3.2.5 自发极化与铁电性预测 | 第33-34页 |
3.3 BaNbO_3晶体的合成与表征 | 第34-43页 |
3.3.1 BaNbO_3晶体合成与相结构 | 第34-41页 |
3.3.2 光吸收性能与带隙 | 第41-42页 |
3.3.3 铁电性与磁性 | 第42-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4页 |
第4章 过渡金属B位掺杂对BaNbO_3晶体结构的影响 | 第44-62页 |
4.1 引言 | 第44页 |
4.2 BaNb_(1-y)X_yO_3晶体结构与弹性性质 | 第44-52页 |
4.2.1 BaNb_(1-y)Fe_yO_3 | 第44-46页 |
4.2.2 BaNb_(1-y)Co_yO_3 | 第46-48页 |
4.2.3 BaNb_(1-y)Ni_yO_3 | 第48-49页 |
4.2.4 BaNb_(1-y)Cu_yO_3 | 第49-51页 |
4.2.5 BaNb_(1-y)Zn_yO_3 | 第51-52页 |
4.3 BaNb_(1-y)X_yO_3晶体的合成与组织结构表征 | 第52-60页 |
4.3.1 相结构 | 第53-59页 |
4.3.2 显微组织 | 第59页 |
4.3.3 烧结对晶体结构与稳定性的影响 | 第59-60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第5章 过渡金属B位掺杂BaNbO_3晶体磁性性质预测 | 第62-80页 |
5.1 引言 | 第62页 |
5.2 BaNb_(1-y)X_yO_3物理性质预测 | 第62-75页 |
5.2.1 能带结构 | 第62-63页 |
5.2.2 自旋态密度与磁性 | 第63-66页 |
5.2.3 键合性质 | 第66-75页 |
5.3 BaNb_(1-y)X_yO_3晶体物理性质与微观机理 | 第75-79页 |
5.3.1 光学性质 | 第75-76页 |
5.3.2 铁磁性 | 第76-78页 |
5.3.3 电性能 | 第78-79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结论 | 第80-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6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第86-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