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市政工程论文--给水工程(上水道工程)论文--净水工程(给水处理)论文

碳纳米管和纳米纤维素晶体对超滤膜性能的提升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19-40页
    1.1 超滤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第19-21页
        1.1.1 超滤技术的优势与主要问题第19页
        1.1.2 超滤膜污染控制方法第19-21页
    1.2 超滤膜改性对膜性能的影响第21-26页
        1.2.1 超滤膜常见改性方法第21-24页
        1.2.2 膜改性对超滤膜过水性能的提升第24-25页
        1.2.3 膜改性对超滤膜分离性能的提升第25页
        1.2.4 膜改性对超滤膜膜污染的控制第25-26页
        1.2.5 膜改性对超滤膜机械强度的提升第26页
    1.3 碳纳米管应用于超滤膜改性第26-32页
        1.3.1 碳纳米管及其在水处理中应用第26-29页
        1.3.2 碳纳米管在膜法水处理中的应用第29-31页
        1.3.3 碳纳米管在膜法水处理中的局限性第31-32页
    1.4 纳米纤维素晶体应用于超滤膜改性第32-38页
        1.4.1 纳米纤维素材料第32-34页
        1.4.2 纳米纤维素材料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第34-35页
        1.4.3 纳米纤维素改性对超滤膜性能的提升第35-36页
        1.4.4 纳米纤维素晶体在膜技术中的应用前景第36-38页
    1.5 课题的意义与主要研究内容第38-40页
        1.5.1 课题的研究意义第38页
        1.5.2 主要研究内容第38-40页
第2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0-56页
    2.1 试验材料第40-42页
        2.1.1 试验试剂第40-41页
        2.1.2 试验用水第41页
        2.1.3 超滤膜第41-42页
    2.2 试验装置第42-44页
        2.2.1 浸没式中空纤维膜超滤装置第42-43页
        2.2.2 表面涂覆改性装置第43页
        2.2.3 平板超滤膜装置第43-44页
    2.3 试验方法第44-47页
        2.3.1 碳纳米管改性第44-46页
        2.3.2 超滤膜表面涂覆改性第46页
        2.3.3 纳米复合膜的制备第46-47页
    2.4 检测方法第47-52页
        2.4.1 常规水质指标检测第47页
        2.4.2 碳纳米管粒径分布测定第47页
        2.4.3 Zeta电位的测定第47-48页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第48页
        2.4.5 扫描电子显微镜第48页
        2.4.6 透射电子显微镜第48页
        2.4.7 碳纳米管定量检测第48-49页
        2.4.8 X射线能谱仪第49页
        2.4.9 原子力显微镜第49页
        2.4.10 X射线衍射第49-50页
        2.4.11 拉曼光谱第50页
        2.4.12 接触角测定第50页
        2.4.13 三维荧光光谱第50页
        2.4.14 孔隙率与平均孔径测量第50-51页
        2.4.15 机械强度测定第51-52页
    2.5 分析方法第52-56页
        2.5.1 膜污染阻力分析第52-54页
        2.5.2 聚合力界面自由能分析第54-56页
第3章 超滤工艺运行工况对膜污染的影响第56-72页
    3.1 引言第56-57页
    3.2 超滤工艺运行中膜池污染物累积情况第57-60页
        3.2.1 非溶解性颗粒物累积情况第57-58页
        3.2.2 溶解性有机物累积情况第58-59页
        3.2.3 天然有机物累积情况第59-60页
    3.3 运行工况对膜污染控制研究第60-65页
        3.3.1 间歇过滤对超滤膜跨膜压力的影响第60-61页
        3.3.2 水力反洗对超滤膜跨膜压力的影响第61-62页
        3.3.3 膜池排泥对膜污染的影响第62-65页
    3.4 排泥周期对膜污染控制及其机理第65-70页
        3.4.1 排泥周期对超滤膜跨膜压力影响第65-66页
        3.4.2 排泥周期对膜阻力分布影响第66-69页
        3.4.3 排泥周期对产水率的影响第69-70页
    3.5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4章 碳纳米管表面涂覆改性对天然有机物引起膜污染的控制研究第72-96页
    4.1 引言第72-73页
    4.2 碳纳米管改性及表征第73-78页
        4.2.1 功能化改性碳纳米管官能团表征第73-75页
        4.2.2 功能化改性对碳纳米管尺寸及分散性的影响第75页
        4.2.3 改性对碳纳米管Zeta电位的影响第75-76页
        4.2.4 碳纳米管粒径分布第76-78页
    4.3 表面涂覆改性超滤膜的表征第78-82页
        4.3.1 碳纳米管对超滤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78-79页
        4.3.2 碳纳米管对超滤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79-81页
        4.3.3 碳纳米管对超滤膜过水通量的影响第81-82页
    4.4 表面改性对膜污染的控制研究第82-91页
        4.4.1 表面改性对腐殖酸引起的膜污染控制第82-85页
        4.4.2 表面改性对牛血清蛋白引起的膜污染控制第85-88页
        4.4.3 表面改性对海藻酸钠引起的膜污染控制第88-91页
    4.5 表面涂覆改性超滤膜水力反洗特性研究第91-95页
        4.5.1 改性膜超纯水反洗特性第91-93页
        4.5.2 改性膜过滤液反洗特性第93-95页
    4.6 本章小结第95-96页
第5章 碳纳米管共混改性对超滤膜性能的提升研究第96-123页
    5.1 引言第96-97页
    5.2 碳纳米管表征第97-99页
    5.3 碳纳米管纳米复合膜结构及形貌表征第99-108页
        5.3.1 CNTs纳米复合膜表面形貌第99-100页
        5.3.2 CNTs纳米复合膜横截面形貌第100-101页
        5.3.3 CNTs纳米复合膜支撑层结构第101-102页
        5.3.4 CNTs纳米复合膜活性层结构表征第102-104页
        5.3.5 CNTs纳米复合膜孔隙率及平均孔径第104-106页
        5.3.6 CNTs纳米复合膜表面粗糙度表征第106-108页
    5.4 碳纳米管共混改性对纳米复合膜亲水性提升研究第108-111页
        5.4.1 CNTs纳米复合膜接触角变化第108-109页
        5.4.2 CNTs纳米复合膜聚合力界面自由能变化第109-110页
        5.4.3 CNTs纳米复合膜过水通量提升的机理第110-111页
    5.5 碳纳米管共混改性对纳米复合膜机械强度的提升研究第111-118页
        5.5.1 CNTs纳米复合膜杨氏模量的提升第112-115页
        5.5.2 CNTs纳米复合膜拉伸强度的提升第115-116页
        5.5.3 CNTs纳米复合膜最大延伸量的下降第116-117页
        5.5.4 CNTs纳米复合膜韧性的下降第117-118页
    5.6 制备条件对CNTs纳米复合膜机械强度的影响第118-121页
        5.6.1 CNTs分散时间优化研究第118-119页
        5.6.2 铸膜液混合搅拌时间优化研究第119-120页
        5.6.3 纳米复合膜空气停留时间优化研究第120-121页
    5.7 本章小结第121-123页
第6章 纳米纤维素晶体共混改性对纳米复合膜性能的提升研究第123-152页
    6.1 引言第123-124页
    6.2 纳米纤维素晶体表征第124-126页
    6.3 纳米纤维素晶体共混改性对超滤膜结构及形貌的影响第126-137页
        6.3.1 CNCs改性对超滤膜表面形貌的影响第126-127页
        6.3.2 CNCs改性对超滤膜横截面形貌的影响第127-129页
        6.3.3 CNCs改性对超滤膜支撑层结构影响第129-130页
        6.3.4 CNCs改性对超滤膜活性层结构影响第130-132页
        6.3.5 CNCs改性对超滤膜孔隙率影响第132-135页
        6.3.6 CNCs改性对超滤膜表面粗糙度的影响第135-137页
    6.4 纳米纤维素共混改性对超滤膜亲水性的影响第137-142页
        6.4.1 CNCs改性对超滤膜接触角的影响第137-138页
        6.4.2 CNCs改性对超滤膜聚合力界面自由能的影响第138-140页
        6.4.3 CNCs共混改性对超滤膜过水通量的影响第140-142页
    6.5 纳米纤维素晶体共混改性对超滤膜机械性能的影响第142-150页
        6.5.1 CNCs改性对超滤膜杨氏模量的影响第143-146页
        6.5.2 CNCs改性对超滤膜拉伸应力的影响第146-148页
        6.5.3 CNCs改性对超滤膜拉伸应变的影响第148-149页
        6.5.4 CNCs改性对超滤膜韧性的影响第149-150页
    6.6 本章小结第150-152页
结论第152-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73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第173-175页
致谢第175-176页
个人简历第176页

论文共1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工作流技术的业务组织工具及其协同机制研究
下一篇:移动自组网中无证书可认证群组密钥管理方案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