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结构与创新绩效研究
| 摘要 | 第8-10页 |
| Abstract | 第10-11页 |
| 第一章 导论 | 第12-18页 |
| 一、选题背景 | 第12-14页 |
| 二、研究意义 | 第14-15页 |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 第15-17页 |
| 四、研究方法 | 第17页 |
| 五、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7-18页 |
| 第二章 融资结构与创新绩效文献综述 | 第18-25页 |
| 一、内源融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18-20页 |
| 二、外源融资对企业创新影响的文献综述 | 第20-23页 |
| (一)债务融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第20-21页 |
| (二)股权融资与企业创新的相关研究 | 第21-23页 |
| 三、文献述评 | 第23-25页 |
| 第三章 融资结构理论基础 | 第25-29页 |
| 一、早期融资结构理论 | 第25-26页 |
| (一)净收益理论 | 第25页 |
| (二)净经营收益理论 | 第25-26页 |
| (三)传统折衷理论 | 第26页 |
| 二、现代融资结构理论 | 第26-27页 |
| (一)M-M定理 | 第26页 |
| (二)均衡理论 | 第26-27页 |
| 三、新融资结构理论 | 第27-29页 |
| (一)代理成本理论 | 第27页 |
| (二)优序融资理论 | 第27-28页 |
| (三)信号传递理论 | 第28-29页 |
| 第四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发展现状分析 | 第29-38页 |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概况 | 第29-33页 |
|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体发展特点 | 第29-30页 |
|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行业发展特点 | 第30-32页 |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发展特点 | 第32-33页 |
| 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融资现状 | 第33-35页 |
| (一)股权融资 | 第33-34页 |
| (二)债务融资 | 第34页 |
| (三)外商投资 | 第34-35页 |
| 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现状 | 第35-38页 |
| (一)研发投入规模不断扩大 | 第35-36页 |
| (二)科研人才大量涌现 | 第36页 |
| (三)创新成果显著增长 | 第36-38页 |
| 第五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绩效评价 | 第38-48页 |
| 一、创新绩效概念界定 | 第38页 |
| 二、创新绩效评价指标 | 第38-40页 |
| (一)创新评价指标选择 | 第39-40页 |
| (二)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 第40页 |
| 三、创新绩效评价方法 | 第40-44页 |
| 四、创新绩效评价 | 第44-48页 |
| 第六章 战略性新兴产业融资结构与创新绩效实证分析 | 第48-57页 |
| 一、研究设计 | 第48-51页 |
| (一)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第48页 |
|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 第48-49页 |
| (三)变量的定义与计算 | 第49-51页 |
| 二、描述性统计 | 第51-52页 |
| (一)融资结构的描述性统计 | 第51页 |
| (二)创新效率的描述性统计 | 第51-52页 |
| 三、实证分析 | 第52-57页 |
| (一)实证模型的建立 | 第52页 |
| (二)回归分析和检验 | 第52-57页 |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7-60页 |
| 一、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57-58页 |
| 二、研究不足及展望 | 第58-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录A(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