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7-8页 |
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8-28页 |
1.1 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 | 第18-21页 |
1.1.1 LiCoO_2正极材料 | 第18-19页 |
1.1.2 LiFMn_2O_4正极材料 | 第19-20页 |
1.1.3 LiFePO_4正极材料 | 第20-21页 |
1.2 LiFePO_4充放电反应机理 | 第21-22页 |
1.3 LiFePO_4的合成方法 | 第22-25页 |
1.4 LiFePO_4的优点 | 第25页 |
1.5 LiFePO_4的改性研究 | 第25-27页 |
1.6 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内容 | 第27-28页 |
第二章 PVA包覆LiFePO_4的制备与研究 | 第28-38页 |
2.1 引言 | 第28页 |
2.2 实验部分 | 第28-30页 |
2.2.1 实验主要药品与仪器 | 第28-29页 |
2.2.2 高温固相法制备PVA包覆LiFePO_4 | 第29-30页 |
2.2.3 正极片的制备 | 第30页 |
2.3 物性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30-31页 |
2.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0页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30页 |
2.3.3 高倍率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30-31页 |
2.3.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31页 |
2.3.5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31页 |
2.3.6 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31页 |
2.4 结果与讨论 | 第31-36页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31-32页 |
2.4.2 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32-33页 |
2.4.3 PVA包覆LiFePO_4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33-36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36-38页 |
第三章 沥青包覆LiFePO_4的制备与研究 | 第38-48页 |
3.1 引言 | 第38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8-40页 |
3.2.1 实验主要药品与仪器 | 第38-39页 |
3.2.2 高温固相法制备沥青包覆LiFePO_4正极材料 | 第39-40页 |
3.2.3 正极片的制备 | 第40页 |
3.3 物性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40-41页 |
3.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40页 |
3.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40-41页 |
3.3.3 高倍率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41页 |
3.3.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41页 |
3.3.5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41页 |
3.3.6 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41页 |
3.4 结果与讨论 | 第41-46页 |
3.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41-42页 |
3.4.2 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42-43页 |
3.4.3 沥青包覆LiFePO_4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43-46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6-48页 |
第四章 钒掺杂LiFePO_4的制备与研究 | 第48-5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8-50页 |
4.2.1 实验主要药品与仪器 | 第48-49页 |
4.2.2 高温固相法制备钒掺杂LiFePO_4/C正极材料 | 第49-50页 |
4.2.3 正极片的制备 | 第50页 |
4.3 物性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50-51页 |
4.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50页 |
4.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50-51页 |
4.3.3 高倍率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51页 |
4.3.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51页 |
4.3.5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51页 |
4.3.6 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51页 |
4.4 结果与讨论 | 第51-57页 |
4.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51-53页 |
4.4.2 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53页 |
4.4.3 钒掺杂LiFePO_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53-57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五章 钒氟共掺杂LiFePO_4/C的制备与研究 | 第58-69页 |
5.1 引言 | 第58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8-60页 |
5.2.1 实验主要药品与仪器 | 第58-59页 |
5.2.2 高温固相法制备钒氟共掺杂LiFePO_4/C正极材料 | 第59-60页 |
5.2.3 正极片的制备 | 第60页 |
5.3 物性表征与性能测试 | 第60-62页 |
5.3.1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60-61页 |
5.3.2 扫描电子显微镜 | 第61页 |
5.3.3 高倍率透射电子显微镜 | 第61页 |
5.3.4 恒电流充放电测试 | 第61页 |
5.3.5 循环伏安(CV)测试 | 第61页 |
5.3.6 交流阻抗(EIS)测试 | 第61-62页 |
5.4 结果与讨论 | 第62-68页 |
5.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62-63页 |
5.4.2 场发式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及高倍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第63页 |
5.4.3 氟掺杂LiFe_(0.97)V_(0.03)PO_4/C正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 | 第63-68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本论文的结论及创新点 | 第69页 |
6.2 本论文的不足点 | 第69页 |
6.3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7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