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3-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1 文献综述 | 第11-18页 |
| 1.1 植物精油应用于水产养殖动物病害的防治 | 第12-15页 |
| 1.1.1 精油对养殖鱼类细菌性疾病防治 | 第12-13页 |
| 1.1.2 植物精油对养殖鱼类水霉病的防治 | 第13-14页 |
| 1.1.3 植物精油对养殖鱼类寄生虫病的防治 | 第14-15页 |
| 1.2 植物精油对养殖鱼类免疫功能的影响 | 第15-16页 |
| 1.3 植物精油对养殖鱼类生产性能的影响 | 第16页 |
| 1.4 本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6-18页 |
| 2 养殖大菱鲆主要致病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第18-39页 |
| 2.1 前言 | 第18页 |
| 2.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18-19页 |
| 2.2.1 实验试剂 | 第18-19页 |
| 2.2.2 实验仪器 | 第19页 |
| 2.2.3 实验动物 | 第19页 |
| 2.3 实验方法 | 第19-21页 |
| 2.3.1 病鱼解剖与致病菌分离 | 第19页 |
| 2.3.2 患病大菱鲆组织切片观察 | 第19页 |
| 2.3.3 细菌鉴定 | 第19-20页 |
| 2.3.4 致病菌分离株回接感染实验 | 第20页 |
| 2.3.5 药敏试验 | 第20-21页 |
| 2.4 结结果与分析析 | 第21-37页 |
| 2.4.1 患腹水症、红体症及突眼症养殖大菱鲆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第21-28页 |
| 2.4.2 患红嘴病大菱鲆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 第28-37页 |
| 2.5 讨论 | 第37-38页 |
| 2.6 小结 | 第38-39页 |
| 3 天然植物精油对大菱鲆关键致病菌的体外抗菌活性及机制研究 | 第39-57页 |
| 3.1 前言 | 第39页 |
| 3.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39-41页 |
| 3.2.1 实验菌种 | 第39-40页 |
| 3.2.2 实验试剂 | 第40-41页 |
| 3.2.3 实验仪器 | 第41页 |
| 3.3 实验方法 | 第41-43页 |
| 3.3.1 植物精油的提取 | 第41页 |
| 3.3.2 植物精油或其组分抑菌圈测定 | 第41页 |
| 3.3.3 植物精油或其组分对关键致病菌的抑菌曲线测定 | 第41-42页 |
| 3.3.4 细菌形态电镜观察 | 第42页 |
| 3.3.5 胞外乳酸脱氢酶和紫外吸收物质的测定 | 第42-43页 |
| 3.4 结果与分析 | 第43-54页 |
| 3.4.1 植物精油对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 第43-46页 |
| 3.4.2 植物精油对大菱鲆弧菌的体外抑菌效果 | 第46-48页 |
| 3.4.3 植物精油对弗氏柠檬酸杆菌的体外抗菌效果 | 第48-50页 |
| 3.4.4 山苍子精油对大菱鲆关键致病菌的抗菌机理研究 | 第50-54页 |
| 3.5 讨论 | 第54-56页 |
| 3.6 小结 | 第56-57页 |
| 4 天然植物精油对大菱鲆关键致病菌的体内抗菌活性研究 | 第57-69页 |
| 4.1 前言 | 第57页 |
| 4.2 实验材料及设备 | 第57-58页 |
| 4.2.1 实验动物 | 第57页 |
| 4.2.2 实验试剂 | 第57页 |
| 4.2.3 实验仪器 | 第57-58页 |
| 4.3 试验方法 | 第58-59页 |
| 4.3.1 体内抗菌保护实验 | 第58-59页 |
| 4.3.2 大菱鲆组织切片观察 | 第59页 |
| 4.4 结果与分析 | 第59-67页 |
| 4.4.1 山苍子精油对大菱鲆迟缓爱德华氏菌的体内攻毒保护实验 | 第59-61页 |
| 4.4.2 山苍子精油对大菱鲆大菱鲆弧菌的体内攻毒保护实验 | 第61-64页 |
| 4.4.3 山苍子精油对大菱鲆弗氏柠檬酸杆菌的体内攻毒保护实验 | 第64-67页 |
| 4.5 讨论 | 第67-68页 |
| 4.6 小结 | 第68-69页 |
| 5 结论与展望 | 第69-71页 |
| 5.1 结论 | 第69页 |
| 5.2 展望 | 第69-71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78页 |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81页 |
| 致谢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