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焊接、金属切割及金属粘接论文--加压焊论文

搅拌摩擦焊接/加工高熔点合金组织与性能相关性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3-29页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第13-15页
    1.2 钢铁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第15-19页
        1.2.1 同质钢铁材料的搅拌摩擦焊接第16-18页
        1.2.2 异质钢铁材料的搅拌摩擦焊第18-19页
    1.3 钢铁材料的搅拌摩擦加工第19-20页
    1.4 焊接接头的强度匹配第20-24页
        1.4.1 强度匹配对焊接接头塑性的影响第21-22页
        1.4.2 强度匹配对焊接接头强度的影响第22-23页
        1.4.3 钢铁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中的强度匹配第23-24页
    1.5 搅拌摩擦焊接头中的晶粒异常长大行为第24-25页
    1.6 严重塑性变形组织中的霍尔佩奇关系第25-27页
    1.7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第27-29页
第2章 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特征及力学行为第29-48页
    2.1 引言第29页
    2.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29-33页
        2.2.1 试验材料第29-30页
        2.2.2 搅拌摩擦焊接第30-31页
        2.2.3 微观组织分析第31-32页
        2.2.4 力学性能测试第32-33页
    2.3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第33-40页
        2.3.1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分布特征第33-37页
        2.3.2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氮含量及相组成分析第37-40页
    2.4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室温力学性能第40-43页
        2.4.1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硬度分布第40-41页
        2.4.2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室温拉伸性能第41-43页
    2.5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的低温拉伸性能第43-46页
    2.6 本章小结第46-48页
第3章 焊后热处理对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第48-58页
    3.1 引言第48页
    3.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3.2.1 试验材料及其焊后热处理工艺第48-49页
        3.2.2 微观组织分析第49页
        3.2.3 力学性能测试第49页
    3.3 焊后水韧处理对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各区域显微组织的影响第49-52页
    3.4 焊后水韧处理对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硬度分布的影响第52-53页
    3.5 焊后水韧处理对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强度匹配以及拉伸变形行为的影响第53-57页
    3.6 本章小结第57-58页
第4章 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热影响区晶粒异常长大行为第58-66页
    4.1 引言第58页
    4.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58-59页
        4.2.1 试验材料的制备第58-59页
        4.2.2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热影响区的热循环物理模拟第59页
        4.2.3 热循环模拟试样的热处理第59页
        4.2.4 微观组织分析第59页
    4.3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热影响区的焊接热循环第59-63页
    4.4 试验钢搅拌摩擦焊接头热影响区晶粒异常长大机制的讨论第63-65页
    4.5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5章 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搅拌摩擦焊接头低温拉伸性能的改善第66-77页
    5.1 引言第66页
    5.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66-67页
        5.2.1 试验材料第66-67页
        5.2.2 热处理试验第67页
        5.2.3 低温拉伸性能试验第67页
    5.3 试验钢焊后水韧态搅拌摩擦焊接头的低温沿晶脆性第67-71页
    5.4 试验钢焊后水韧态搅拌摩擦焊接头低温沿晶脆性产生机制第71-73页
    5.5 低温退火对试验钢焊后水韧态搅拌摩擦焊接头低温力学性能的改善第73-76页
    5.6 本章小结第76-77页
第6章 搅拌摩擦加工氮强化高锰奥氏体钢组织与力学性能的相关性第77-88页
    6.1 引言第77页
    6.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77-79页
        6.2.1 试验材料第77-78页
        6.2.2 Fe-16Mn-18Cr-2Mo-0.9N钢的搅拌摩擦加工第78页
        6.2.3 Fe-16Mn-18Cr-2Mo-0.9N钢搅拌摩擦加工金属的热处理第78页
        6.2.4 EBSD取向成像分析第78页
        6.2.5 拉伸性能测试第78页
        6.2.6 显微硬度测试第78-79页
    6.3 Fe-32Mn-7Cr-1Mo-0.3N钢搅拌摩擦加工区不同位置的力学性能第79-80页
    6.4 Fe-32Mn-7Cr-1Mo-0.3N钢搅拌摩擦加工区不同位置的晶粒取向分布第80页
    6.5 屈服强度和晶粒尺寸的霍尔佩奇关系修正第80-83页
    6.6 硬度和晶粒尺寸的霍尔佩奇关系修正第83-87页
    6.7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7章 高氮高锰奥氏体钢与304不锈钢异质搅拌摩擦焊研究第88-99页
    7.1 引言第88页
    7.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88-89页
        7.2.1 试验材料第88-89页
        7.2.2 搅拌摩擦焊接第89页
        7.2.3 微观组织分析第89页
        7.2.4 力学性能测试第89页
    7.3 高氮高锰钢与304不锈钢搅拌摩擦焊异质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第89-92页
    7.4 高氮高锰钢与304不锈钢搅拌摩擦焊异质接头的力学性能第92-98页
        7.4.1 高氮高锰钢与304不锈钢搅拌摩擦焊异质接头的硬度分布第92-93页
        7.4.2 高氮高锰钢与304不锈钢搅拌摩擦焊异质接头的拉伸性能第93-98页
    7.5 本章小结第98-99页
第8章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组织和力学性能第99-118页
    8.1 引言第99-100页
    8.2 试验材料与方法第100-102页
        8.2.1 试验材料第100页
        8.2.2 搅拌摩擦焊接第100页
        8.2.3 热处理方案第100-101页
        8.2.4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软化区的热循环模拟第101页
        8.2.5 微观组织分析第101页
        8.2.6 力学性能测试第101-102页
    8.3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显微组织分析第102-108页
        8.3.1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组织演变第102-105页
        8.3.2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相组成分析第105-107页
        8.3.3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头的带状组织分析第107-108页
    8.4 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微观组织对的硬度分布的影响第108-111页
    8.5 组织分布对Zr-Ti合金搅拌摩擦焊接接头拉伸性能的影响第111-116页
    8.6 本章小结第116-118页
结论第118-120页
参考文献第120-130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第130-132页
致谢第132页

论文共13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个人网络求助中众筹平台的法律监管
下一篇:《创业史》第一部版本变革与主体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