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9页 |
1.1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 第11-14页 |
1.1.1 研究背景 | 第11-13页 |
1.1.2 研究意义 | 第13-14页 |
1.2 课题研究现状 | 第14-18页 |
1.2.1 图像超分辨率 | 第14-16页 |
1.2.2 差错隐藏 | 第16-18页 |
1.3 本文内容及章节安排 | 第18-19页 |
第2章 超分辨率技术综述 | 第19-37页 |
2.1 图像的空间分辨率 | 第19-20页 |
2.2 超分辨率重建理论基础 | 第20-21页 |
2.3 图像降质模型 | 第21-22页 |
2.4 传统的插值算法 | 第22-25页 |
2.4.1 最近邻插值 | 第22-23页 |
2.4.2 双线性插值 | 第23-24页 |
2.4.3 双立方插值 | 第24-25页 |
2.5 边缘导向的插值算法 | 第25-33页 |
2.5.1 基于协方差的局部自适应算法 | 第27-28页 |
2.5.2 基于方向滤波和数据融合的图像插值算法 | 第28-29页 |
2.5.3 ICBI插值 | 第29-33页 |
2.6 基于稀疏字典的超分辨率研究 | 第33-35页 |
2.6.1 图像稀疏表示理论 | 第33页 |
2.6.2 稀疏冗余表示模型 | 第33-34页 |
2.6.3 字典的学习 | 第34-35页 |
2.6.4 自适应稀疏选择域稀疏表示 | 第35页 |
2.7 本章小结 | 第35-37页 |
第3章 基于曲率的边缘保持图像插值算法 | 第37-45页 |
3.1 引言 | 第37页 |
3.2 基于曲率的边缘保持图像插值 | 第37-41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41-43页 |
3.3.1 实验对象与环境 | 第41-43页 |
3.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43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3-45页 |
第4章 差错隐藏算法的分析 | 第45-52页 |
4.1 若干种空域差错隐藏算法的研究 | 第45-50页 |
4.1.1 BI算法 | 第46-47页 |
4.1.2 CAEC算法 | 第47-48页 |
4.1.3 MRF算法 | 第48页 |
4.1.4 OAI算法 | 第48-49页 |
4.1.5 POCS算法 | 第49页 |
4.1.6 OALP算法 | 第49-50页 |
4.2 若干种空域差错隐藏算法的分析 | 第50-51页 |
4.3 本章小节 | 第51-52页 |
第5章 面向图像突发错误的空频延拓掩藏算法 | 第52-69页 |
5.1 图像突发错误 | 第54-55页 |
5.1.1 连续块丢失 | 第54页 |
5.1.2 信号延拓 | 第54-55页 |
5.2 空频域选择性延拓 | 第55-61页 |
5.2.1 基于Hough变换的边缘合成 | 第55-57页 |
5.2.2 空频延拓(Spatial-frequency Extrapolation) | 第57-61页 |
5.3 实验与分析 | 第61-68页 |
5.3.1 对静止图像的测试 | 第61-64页 |
5.3.2 对帧内编码帧的测试 | 第64-67页 |
5.3.3 运行时间比较 | 第67-68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68-69页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1页 |
6.1 总结 | 第69页 |
6.2 展望 | 第69-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