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电工技术论文--发电、发电厂论文--变电所论文

东莞电网220kV大朗数字化变电站优化设计

摘要第5-6页
Abstract第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立题意义第10页
    1.2 数字化变电站的现状与发展第10-12页
        1.2.1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1页
        1.2.2 国内研究概况第11页
        1.2.3 国内数字化变电站建设情况第11-12页
    1.3 数字化变电站设备研制现状第12-14页
        1.3.1 电子式互感器第12-13页
        1.3.2 智能化一次设备第13-14页
        1.3.3 数字化电能计量第14页
        1.3.4 数字式保护控制系统第14页
    1.4 本文所做的主要工作第14-16页
第二章 数字化变电站关键技术概述第16-26页
    2.1 电子式互感器技术第16-19页
    2.2 智能一次设备技术第19-21页
    2.3 网络通信技术第21-24页
    2.4 IEC61850标准第24-25页
    2.5 本章小结第25-26页
第三章 220kV大朗变电站一次系统设计第26-33页
    3.1 电力系统一次分析第26-30页
        3.1.1 220kV大朗变电站概况第26页
        3.1.2 大朗站供电区电网存在的主要问题第26页
        3.1.3 大朗站供电范围负荷预测第26-28页
        3.1.4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第28-29页
        3.1.5 接入系统方案第29页
        3.1.6 项目建设规模第29-30页
    3.2 电气一次设计第30-33页
        3.2.1 电气主接线第30-31页
        3.2.2 主要设备选择第31-32页
        3.2.3 电气总平面布置第32-33页
第四章 220kV大朗变电站数字化系统设计第33-48页
    4.1 设计原则第33页
    4.2 设备选择第33-34页
        4.2.1 互感器选择第33-34页
        4.2.2 智能化一次设备第34页
    4.3 主要设备配置第34-37页
        4.3.1 站控层设备配置第34页
        4.3.2 间隔层设备配置第34-35页
        4.3.3 互感器配置第35页
        4.3.4 合并单元配置第35-36页
        4.3.5 智能终端配置第36页
        4.3.6 网络设备配置第36-37页
    4.4 系统结构第37-38页
    4.5 网络组网原则第38-40页
        4.5.1 SV网络的组网方式第38-39页
        4.5.2 GOOSE网络的组网方式第39-40页
        4.5.3 MMS网络的组网方式第40页
    4.6 系统功能第40-47页
        4.6.1 继电保护第40-43页
        4.6.2 控制操作功能第43-45页
        4.6.3 信息采集和测量第45-46页
        4.6.4 计量功能第46-47页
        4.6.5 远动通信第47页
    4.7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五章 220kV大朗变电站数字化变电站设计方案分析第48-54页
    5.1 设备配置分析第48-51页
        5.1.1 综合自动化系统第48页
        5.1.2 网络设备第48-49页
        5.1.3 互感器设备第49页
        5.1.4 过程层设备第49-50页
        5.1.5 继电保护设备第50页
        5.1.6 二次电缆及光缆第50-51页
    5.2 经济分析第51页
    5.3 技术方案分析第51-53页
        5.3.1 220kV大朗站与常规站技术比较第52页
        5.3.2 220kV大朗站与数字化变电站技术比较第52-53页
    5.4 本章小结第53-54页
总结与展望第54-56页
    总结第54页
    展望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附录一第58-59页
附录二第59-60页
附录三第60-61页
附录四第61-62页
附录五第62-63页
附录六第63-6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第64-65页
致谢第65-66页
附件第66页

论文共6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梯形山体的地形效应模型研究
下一篇:互联网保险监管法律制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