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0-17页 |
1.1 面孔加工 | 第10-13页 |
1.1.1 面孔加工的特异性脑区的发现 | 第10-12页 |
1.1.2 面孔加工的神经系统模型的提出 | 第12-13页 |
1.2 恐惧面孔加工的敏感性 | 第13-15页 |
1.3 恐惧面孔加工的神经机制的研究 | 第15-17页 |
2 问题提出与研究方案 | 第17-19页 |
2.1 问题的提出 | 第17-18页 |
2.2 研究方案 | 第18-19页 |
2.2.1 研究一恐惧面孔敏感性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 | 第18页 |
2.2.2 研究二恐惧面孔加工的任务态研究 | 第18-19页 |
3 研究一 恐惧面孔敏感性的脑结构和功能基础 | 第19-35页 |
3.1 实验目的 | 第19页 |
3.2 实验方法 | 第19-24页 |
3.2.1 被试 | 第19页 |
3.2.2 实验刺激和实验设计 | 第19-21页 |
3.2.3 实验过程 | 第21页 |
3.2.4 数据分析 | 第21-24页 |
3.3 实验结果 | 第24-30页 |
3.3.1 恐惧面孔搜索比中性面孔搜索更有效率 | 第24-26页 |
3.3.2 大脑结构分析的结果 | 第26-28页 |
3.3.3 基于全脑的分析结果 | 第28-29页 |
3.3.4 静息态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 第29-30页 |
3.4 讨论 | 第30-34页 |
3.5 本研究的不足及下一步研究计划 | 第34-35页 |
4 研究二 恐惧面孔加工的任务态研究 | 第35-43页 |
4.1 实验目的 | 第35页 |
4.2 实验方法 | 第35-38页 |
4.2.1 被试 | 第35页 |
4.2.2 刺激和实验设计 | 第35-36页 |
4.2.3 实验过程 | 第36页 |
4.2.4 数据分析 | 第36-38页 |
4.3 实验结果 | 第38-39页 |
4.3.1 全脑激活分析结果 | 第38-39页 |
4.3.2 心理生理交互分析:功能连接分析结果 | 第39页 |
4.4 讨论 | 第39-43页 |
5 总的讨论与结论 | 第43-46页 |
5.1 总的讨论 | 第43-44页 |
5.2 总的结论 | 第44-46页 |
6 研究的优点、不足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 第46-47页 |
6.1 研究的优点与不足 | 第46页 |
6.2 未来展望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