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铁路运输论文--电气化铁路论文--供电论文--供电安全技术与措施论文

电气化铁路27.5kV电缆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特性的研究

摘要第6-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1章 绪论第11-16页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第11-12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 本课题研究的方法和内容第14-16页
第2章 电缆分布式参数模型的搭建与验证第16-25页
    2.1 电缆的分类与结构第16页
    2.2 电气化铁路27.5kV电缆的结构与参数第16-18页
    2.3 单位长度电缆电气参数的计算第18-21页
        2.3.1 单位长度线芯导体和金属护层电阻的计算第19页
        2.3.2 单位长度线芯导体电感的计算第19-20页
        2.3.3 单位长度金属护层电感的计算第20页
        2.3.4 单位长度电缆电容的计算第20-21页
    2.4 分布式参数模型的搭建第21-22页
    2.5 验证分布式参数模型的准确性第22-24页
    2.6 本章小结第24-25页
第3章 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的理论计算第25-34页
    3.1 金属护层雷击感应过电压产生机理第25页
    3.2 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的理论计算第25-32页
        3.2.1 护层一端直接接地时的护层过电压第26-30页
        3.2.2 护层交叉互联时,不加保护器端护层雷击过电压的计算第30-32页
    3.3 结合算例计算分析第32-33页
    3.4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4章 不同工况金属护层雷击感应电压的仿真与分析第34-49页
    4.1 雷电及雷电流第34-36页
        4.1.1 雷电的形成及危害第34-35页
        4.1.2 雷电的种类第35页
        4.1.3 仿真条件第35-36页
    4.2 接触网避雷器接地电阻的影响第36-42页
    4.3 避雷器故障工况下土壤电阻率的影响第42-44页
    4.4 电缆长度的影响第44-45页
    4.5 雷电流波形的影响第45-46页
    4.6 末端阻抗的影响第46-48页
        4.6.1 线芯末端开路或短路第46-47页
        4.6.2 线芯末端阻抗性质的影响第47-48页
    4.7 本章小结第48-49页
结论与展望第49-51页
致谢第51-52页
参考文献第52-56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第56-57页
参与的科研项目第57页

论文共5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微型罩局部干法焊接风场结构与电弧特性研究
下一篇:基于脑电图的诱发型情感识别及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