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枸杞产地鉴别及品质快速检测研究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2-20页 |
1.1 枸杞简介 | 第12-13页 |
1.2 枸杞品质研究进展 | 第13-14页 |
1.2.1 质量评价 | 第13页 |
1.2.2 功能成分 | 第13页 |
1.2.3 产地鉴别 | 第13-14页 |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 | 第14-17页 |
1.3.1 近红外光谱技术 | 第14页 |
1.3.2 化学计量学 | 第14-16页 |
1.3.3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定量及定性研究 | 第16-17页 |
1.4 课题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17-20页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7-18页 |
1.4.2 研究内容 | 第18页 |
1.4.3 技术路线 | 第18-20页 |
第二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枸杞产地鉴别 | 第20-30页 |
2.1 引言 | 第20页 |
2.2 材料与方法 | 第20-23页 |
2.2.1 试验材料 | 第20页 |
2.2.2 实验仪器及设备 | 第20-21页 |
2.2.3 数据处理软件 | 第21页 |
2.2.4 试验方法 | 第21-23页 |
2.3 结果与分析 | 第23-28页 |
2.3.1 光谱重复性 | 第23页 |
2.3.2 光谱预处理 | 第23-24页 |
2.3.3 光谱波段选择 | 第24-25页 |
2.3.4 PCA | 第25-26页 |
2.3.5 SIMCA | 第26-27页 |
2.3.6 随机森林算法 | 第27-28页 |
2.4 小结 | 第28-30页 |
第三章 不同产地枸杞品质指标的测定与分析 | 第30-36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材料与方法 | 第30-31页 |
3.2.1 试验材料 | 第30页 |
3.2.2 试验试剂 | 第30-31页 |
3.2.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第31页 |
3.2.4 数据处理软件 | 第31页 |
3.2.5 试验方法 | 第31页 |
3.3 结果与分析 | 第31-33页 |
3.3.1 不同产地枸杞水分含量分析 | 第31-32页 |
3.3.2 不同产地枸杞多糖含量分析 | 第32页 |
3.3.3 不同产地枸杞总糖含量分析 | 第32-33页 |
3.3.4 不同产地枸杞粗脂肪含量分析 | 第33页 |
3.4 讨论 | 第33-34页 |
3.5 小结 | 第34-36页 |
第四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多糖及总糖快速测定 | 第36-50页 |
4.1 引言 | 第36页 |
4.2 材料与方法 | 第36-38页 |
4.2.1 试验样品 | 第36-37页 |
4.2.2 试验设备 | 第37页 |
4.2.3 数据处理软件 | 第37页 |
4.2.4 试验方法 | 第37-38页 |
4.3 结果与分析 | 第38-48页 |
4.3.1 定量建模样品集检验 | 第38-39页 |
4.3.2 原始光谱 | 第39页 |
4.3.3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枸杞多糖快速测定 | 第39-43页 |
4.3.4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枸杞总糖快速测定 | 第43-48页 |
4.4 小结 | 第48-50页 |
第五章 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的粗脂肪快速测定 | 第50-56页 |
5.1 引言 | 第50页 |
5.2 材料与方法 | 第50页 |
5.3 结果与分析 | 第50-55页 |
5.3.1 定量建模样品集检验 | 第50-51页 |
5.3.2 原始光谱 | 第51页 |
5.3.3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枸杞粗脂肪快速测定 | 第51-55页 |
5.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56-58页 |
6.1 结论 | 第56页 |
6.2 创新点 | 第56页 |
6.3 展望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4页 |
致谢 | 第64-66页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