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农业信贷论文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研究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第一章 导论第13-21页
    1.1 研究背景第13-14页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14-15页
        1.2.1 研究目的第14页
        1.2.2 研究意义第14-15页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第15-18页
        1.3.1 国外研究动态综述第15页
        1.3.2 国内研究动态综述第15-17页
        1.3.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第17-18页
    1.4 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8-19页
        1.4.1 研究思路第18页
        1.4.2 研究方法第18-19页
        1.4.3 技术路线第19页
    1.5 论文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9-21页
第二章 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的理论基础第21-25页
    2.1 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的界定和内涵第21页
    2.2 内生型金融的理论基础第21-23页
        2.2.1 内生型金融的货币角度演进第21-22页
        2.2.2 内生型金融的资本角度演进第22页
        2.2.3 内生型金融的信用角度演进第22页
        2.2.4 内生型金融的金融市场角度演进第22-23页
    2.3 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的适应性优势第23-25页
第三章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第25-28页
    3.1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的现状第25-26页
        3.1.1 组织结构方面第25页
        3.1.2 发展模式方面第25-26页
        3.1.3 法律保障方面第26页
    3.2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6-28页
第四章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的运行状况第28-34页
    4.1 陕西杨凌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的运行状况第28-29页
        4.1.1 杨凌地区基本情况第28页
        4.1.2“杨凌模式”运作流程第28-29页
        4.1.3“杨凌模式”的经验总结第29页
    4.2 陕西高陵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的运行状况第29-30页
        4.2.1 高陵地区基本情况第29页
        4.2.2“高陵模式”的运作流程第29-30页
        4.2.3“高陵模式”的经验总结第30页
    4.3 宁夏同心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的运行状况第30-32页
        4.3.1 同心地区基本情况第30-31页
        4.3.2“同心模式”的运作流程第31页
        4.3.3“同心模式”的经验总结第31-32页
    4.4 宁夏平罗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的运行状况第32-33页
        4.4.1 平罗地区基本情况第32页
        4.4.2“平罗模式”的运作流程第32-33页
        4.4.3“平罗模式”的经验总结第33页
    4.5 本章小结第33-34页
第五章 西部地区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效果评价第34-46页
    5.1 样本来源及初步分析第34-35页
        5.1.1 样本来源第34页
        5.1.2 初步分析第34-35页
    5.2 模型和变量的选取第35-41页
        5.2.1 正规信贷配给的衡量第35-36页
        5.2.2 模型选取—需求可识别的双变量Probit模型第36-38页
        5.2.3 变量选取第38-41页
    5.3 计量分析第41-44页
        5.3.1 关于农户产权抵押融资的模型结果分析第41-42页
        5.3.2 关于农户参与传统正规信贷的模型结果分析第42-44页
    5.4 模型结果的对比与效果评价讨论第44-46页
第六章 推进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构建的对策建议第46-48页
    6.1 加强立法,明确法律地位,推进农村内生金融组织的正规化发展第46页
    6.2 建立内生金融与正规金融的互动协调机制,促进农村金融的供需均衡第46页
    6.3 以农村产权确权为切入点,全面推进农村产权抵押融资的开展第46-47页
    6.4 因地制宜,积极构建多元化、适应性的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第47页
    6.5 统一评估机制,构建规范化的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第47页
    6.6 加强信用体系建设,构建信息透明化的农村金融内生型发展模式第47-48页
参考文献第48-50页
致谢第50-51页
作者简介第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小儿体外循环下先天性心脏病术中保护性肺通气策略的应用
下一篇:帕金森病认知障碍危险因素及代谢组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