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26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4-15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5-16页 |
1.2.1 理论意义 | 第15页 |
1.2.2 现实意义 | 第15-16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6-22页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20页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第20-22页 |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 第22-23页 |
1.4.1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1.4.2 创新点 | 第22-23页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第23-26页 |
1.5.1 乡村治理 | 第23-24页 |
1.5.2 基层政府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24-25页 |
1.5.3 农村民间组织 | 第25-26页 |
第二章 基层政府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及表现 | 第26-32页 |
2.1 基层政府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性 | 第26-30页 |
2.1.1 应对农村民间组织迅速发展的现实需求 | 第26-28页 |
2.1.2 完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机制的需求 | 第28-29页 |
2.1.3 统筹城乡发展的迫切需要 | 第29页 |
2.1.4 协调与其他乡村治理主体间的关系 | 第29-30页 |
2.2 基层政府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表现 | 第30-32页 |
2.2.1 积极回应农民需求 | 第30页 |
2.2.2 高效整合农村社会资源 | 第30-31页 |
2.2.3 充分发挥其他治理主体的作用 | 第31-32页 |
第三章 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实现基层政府乡村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32-46页 |
3.1 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基层政府回应农民需求 | 第32-34页 |
3.1.1 增强农民对公共政策的认知和支持,提高决策科学性 | 第32-33页 |
3.1.2 增强公共政策与农民需求的相互适应性,调适利益矛盾 | 第33-34页 |
3.2 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基层政府倡导农村公共精神 | 第34-36页 |
3.2.1 重塑农村集体主义价值观 | 第34页 |
3.2.2 弘扬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 | 第34-35页 |
3.2.3 恢复传统的伦理道德 | 第35-36页 |
3.3 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基层政府整合农村人力资源 | 第36-37页 |
3.4 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基层政府提高自身能力 | 第37-40页 |
3.4.1 提高基层政府的法治化水平 | 第37-38页 |
3.4.2 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水平 | 第38-39页 |
3.4.3 提高基层政府的透明化程度 | 第39-40页 |
3.5 发挥农村民间组织的作用有利于基层政府改善治理效果 | 第40-46页 |
3.5.1 更好地促进乡村经济发展 | 第40-41页 |
3.5.2 更好地巩固乡村基层民主 | 第41-43页 |
3.5.3 更好地优化乡村公共服务 | 第43-44页 |
3.5.4 更好地维护乡村社会稳定 | 第44-45页 |
3.5.5 更好地保护乡村生态环境 | 第45-46页 |
第四章 基层政府促进农村民间组织成长的现实路径 | 第46-52页 |
4.1 正确定位同农村民间组织的关系 | 第46页 |
4.1.1 改进工作理念 | 第46页 |
4.1.2 明确治理边界 | 第46页 |
4.2 完善农村民间组织的法规政策 | 第46-47页 |
4.2.1 制定针对农村民间组织相对独立的法律规范 | 第46-47页 |
4.2.2 改变对农村民间组织的双重管理体制 | 第47页 |
4.3 拓宽农村民间组织的发展空间 | 第47-49页 |
4.3.1 建立与农村民间组织的正式沟通渠道 | 第47-48页 |
4.3.2 唤起公民意识,培育志愿队伍 | 第48页 |
4.3.3 扩大农村民间组织的社会影响力 | 第48-49页 |
4.4 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的自身建设 | 第49-50页 |
4.4.1 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的能力建设 | 第49页 |
4.4.2 加强农村民间组织的组织建设 | 第49-50页 |
4.5 帮助农村民间组织解决资金问题 | 第50-52页 |
4.5.1 加大对农村民间组织的财政扶持 | 第50页 |
4.5.2 建立农村民间组织的金融支持体系 | 第50页 |
4.5.3 引导农村民间组织增加服务收入 | 第50-52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2-54页 |
参考文献 | 第54-60页 |
致谢 | 第60-6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