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引言 | 第8-12页 |
(一)问题缘起 | 第8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8-11页 |
(三)研究创新 | 第11-12页 |
一、权力来源的颠倒:“天下为主君为客” | 第12-21页 |
(一)“君主”抑或“君客”的探讨背景 | 第12-18页 |
1.商品经济的迅猛发展 | 第12-13页 |
2.东林思想的言传身教 | 第13-14页 |
3.阳明心学的强力笼罩 | 第14-16页 |
4.天主教义的轻微洗礼 | 第16-18页 |
(二)“天下为主”的思想脉络 | 第18-21页 |
1.思想的内在关联 | 第18-19页 |
2.章节的行文逻辑 | 第19-21页 |
二、“治法”与“治人”的反转:“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 第21-25页 |
(一)肯定人的个体权利:“有生之初人自利” | 第21-23页 |
(二)维护天下百姓利益:“行天下之法治世” | 第23-25页 |
三、君权与臣权的博弈:“天下之大非一人能治” | 第25-34页 |
(一)反对君主专权:“天下大害君而矣” | 第25-28页 |
1.明清君权的放纵失控 | 第25-26页 |
2.君权神圣的理论祛魅 | 第26-28页 |
(二)以臣权分君权:“以宰相摄天子,公是非于学校” | 第28-34页 |
1.臣子地位的拔高 | 第28-30页 |
2.宰相权力的扩大 | 第30-31页 |
3.学校职能的扩充 | 第31-34页 |
四、黄宗羲法哲学思想的是与非 | 第34-38页 |
(一)“三代之治”思想:民本或民主 | 第34-35页 |
(二)“治法”制衡思想:传统或现代 | 第35-38页 |
结语 | 第38-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