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通信智能公话系统的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目录 | 第6-10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0-13页 |
·概述 | 第10-12页 |
·国外公用通信业务发展历史 | 第10页 |
·2002年以前我国公用通信业务发展历程 | 第10-11页 |
·智能公话业务产生的背景 | 第11-12页 |
·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本人所做的工作 | 第12-13页 |
第二章 智能公话系统概述 | 第13-20页 |
·基础概念 | 第13-15页 |
·选择建设智能公话系统的原因 | 第15-16页 |
·智能公话系统实现方案的研究选型 | 第16-19页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第三章 智能公话系统结构 | 第20-30页 |
·系统概述 | 第20页 |
·系统组成结构 | 第20-22页 |
·各组成部分主要功能 | 第22-25页 |
·智能接入系统平台 | 第22页 |
·业务管理中心 | 第22-23页 |
·智能公话终端 | 第23-25页 |
·关键技术 | 第25-27页 |
·业务接入层 | 第26页 |
·业务应用层 | 第26-27页 |
·数据处理层 | 第27页 |
·系统主要优势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智能公话系统实现方法 | 第30-50页 |
·系统设计 | 第30-37页 |
·概述 | 第30-31页 |
·总体设计 | 第31-33页 |
·智能接入系统平台 | 第33-36页 |
·业务管理中心 | 第36-37页 |
·安全技术保障措施 | 第37-41页 |
·系统冗余 | 第37-40页 |
·数据备份 | 第40页 |
·单键灾难恢复 | 第40-41页 |
·系统容量及配置计算 | 第41-43页 |
·中继数量计算 | 第41-42页 |
·七号信令链路数量计算 | 第42页 |
·数据单元的服务器性能要求计算 | 第42-43页 |
·系统硬件配置及软件清单 | 第43-46页 |
·一期工程 | 第43-44页 |
·扩容工程 | 第44-46页 |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 第46-47页 |
·机房环境及电源要求 | 第46页 |
·电缆布线要求 | 第46页 |
·提供数据要求 | 第46-47页 |
·工程施工 | 第47-49页 |
·主要工作 | 第47-48页 |
·分工界面 | 第48-49页 |
·工程验收 | 第49页 |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智能公话系统业务研究 | 第50-54页 |
·业务开通及充值 | 第50-51页 |
·通话过程的实现 | 第51-53页 |
·终端功能特性 | 第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第六章 智能公话业务运营情况 | 第54-61页 |
·业务运营管理 | 第54-57页 |
·计费方式 | 第54页 |
·服务功能 | 第54页 |
·运营方式 | 第54-57页 |
·业务发展及效益情况 | 第57-60页 |
·前期智能公话业务发展情况 | 第58-59页 |
·近年来智能公话业务发展情况 | 第59-60页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第七章 结束语 | 第61-64页 |
·传统公话业务面临的困境及新业务实验情况 | 第61-63页 |
·公话业务今后的发展方向探讨 | 第63-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参考文献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