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6页 |
Abstract | 第6-7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0-15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页 |
1.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3页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13页 |
1.5 论文结构及内容安排 | 第13-15页 |
第2章 背景知识 | 第15-24页 |
2.1 公钥密码体制研究 | 第15-17页 |
2.1.1 基于公钥基础设施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16页 |
2.1.2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16-17页 |
2.1.3 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 | 第17页 |
2.2 双线性映射 | 第17-18页 |
2.3 相关困难问题 | 第18页 |
2.4 可证明安全理论 | 第18-21页 |
2.4.1 基本思想 | 第18-19页 |
2.4.2 哈希函数 | 第19-20页 |
2.4.3 随机预言机模型 | 第20-21页 |
2.4.4 标准模型 | 第21页 |
2.5 Forking引理 | 第21页 |
2.6 数字签名 | 第21-22页 |
2.7 代理签名 | 第22-24页 |
第3章 无证书公钥密码系统 | 第24-30页 |
3.1 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 | 第24-26页 |
3.1.1 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的形式化定义 | 第24-25页 |
3.1.2 无证书密钥协商协议的安全模型 | 第25-26页 |
3.2 无证书公钥加密 | 第26-28页 |
3.2.1 无证书公钥加密的形式化定义 | 第26页 |
3.2.2 无证书公钥加密的安全模型 | 第26-28页 |
3.3 无证书数字签名 | 第28-30页 |
3.3.1 无证书数字签名的形式化定义 | 第28页 |
3.3.2 无证书数字签名的安全模型 | 第28-30页 |
第4章 基于无证书的签名方案 | 第30-46页 |
4.1 Li等无证书签名方案及其安全性分析 | 第30-32页 |
4.1.1 Li等方案描述 | 第30-31页 |
4.1.2 Li等方案的安全性分析 | 第31-32页 |
4.2 改进的无证书数字签名方案 | 第32-39页 |
4.2.1 改进方案具体描述 | 第32-34页 |
4.2.2 改进方案性能分析 | 第34-39页 |
4.3 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 | 第39-45页 |
4.3.1 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的定义 | 第39-40页 |
4.3.2 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具体描述 | 第40-42页 |
4.3.3 方案的性能分析 | 第42-45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无证书代理签名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 | 第46-57页 |
5.1 电子商务概述 | 第46-47页 |
5.1.1 电子商务的定义与特点 | 第46页 |
5.1.2 电子商务的发展前景 | 第46-47页 |
5.2 电子支付与电子现金 | 第47-49页 |
5.2.1 电子支付概念 | 第47页 |
5.2.2 电子支付安全的基本要求 | 第47-48页 |
5.2.3 电子支付方式 | 第48-49页 |
5.2.4 电子现金系统的模型 | 第49页 |
5.2.5 电子现金的性质 | 第49页 |
5.3 基于无证书代理签名的安全电子现金支付系统模型 | 第49-56页 |
5.3.1 支付系统的初始化 | 第51页 |
5.3.2 银行授权协议 | 第51-52页 |
5.3.3 取款协议 | 第52-53页 |
5.3.4 支付协议 | 第53-55页 |
5.3.5 存款协议 | 第55-56页 |
5.3.6 安全性分析 | 第56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56-57页 |
结论 | 第57-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6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