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各体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诗歌、韵文论文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研究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7页
绪论第10-14页
    第一节 选题理由与意义第11页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趋势第11-13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3-14页
第一章 历代题仕女画诗词概述第14-27页
    第一节 题仕女画诗的萌芽与成长期第14-19页
        一、题仕女画诗的萌芽期——两汉及魏晋南北朝仕女类画赞第14-16页
        二、题仕女画诗的成长期——隋唐五代题仕女画诗第16-19页
    第二节 题仕女画诗的过渡期与题仕女画词的起步第19-22页
        一、题仕女画诗的过渡期——宋、辽、金题仕女画诗第19-21页
        二、题仕女画词的起步和发展——宋、辽、金题仕女画词第21-22页
    第三节 题仕女画诗词成熟期第22-24页
        一、元代题仕女画诗第22-23页
        二、元代题仕女画词第23-24页
    第四节 题仕女画诗词繁盛期第24-27页
        一、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第24-25页
        二、清代题仕女画诗词第25-27页
第二章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题材分类研究第27-50页
    第一节 题传统类仕女画诗词第27-38页
        一、题一般常见类仕女画诗词第27-31页
        二、题日常消遣类仕女画诗词第31-36页
        三、题忙碌劳作类仕女画诗词第36-38页
    第二节 题故实类仕女画诗词第38-41页
        一、题昭君图诗词第38-40页
        二、题杨妃图诗词第40-41页
    第三节 题画像类仕女画诗词第41-47页
        一、明之前仕女画像及题画像类仕女画诗词概述第42-43页
        二、题名妓画像诗词第43-45页
        三、题莺莺画像诗词第45-47页
    第四节 题仙佛类仕女画诗词第47-50页
        一、题洛神图诗词第47-48页
        二、题嫦娥图诗词第48-49页
        三、其他第49-50页
第三章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创作研究第50-67页
    第一节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的创作背景第50-55页
        一、仕女画功用观的发展第50-52页
        二、巨大的市场需求第52-53页
        三、仕女画赏玩品题之风兴盛第53-54页
        四、礼教的压抑与个性的张扬并存第54-55页
    第二节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的创作心态第55-61页
        一、恐入下流,保持一定观赏距离第55-57页
        二、感伤失意情怀笼罩第57-59页
        三、女性群体的创作心态第59-61页
    第三节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的艺术手法第61-67页
        一、象征第61-64页
        二、想象第64-65页
        二、通感第65-67页
第四章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价值研究第67-78页
    第一节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的社会价值第67-69页
        一、社会交际的媒介第67-68页
        二、辨识仕女画的佐证第68-69页
    第二节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的文化价值第69-72页
        一、体察明人对女性审美的转变第69-71页
        二、洞悉明代失意文人的精神寄托第71-72页
    第三节 明代题仕女画诗词的审美价值第72-78页
        一、中国绘画艺术史的诗意书写第72-75页
        二、中国古典女性之美贯穿始终第75-78页
结语第78-79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79-83页
致谢第83-84页

论文共8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晋代文士曹摅、曹毗研究
下一篇:明末清初诗人王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