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1 绪论 | 第10-21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1-12页 |
1.2.1 研究目的 | 第11页 |
1.2.2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8页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12-15页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第15-18页 |
1.3.3 发展趋势 | 第18页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8-19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5.1 研究方法 | 第19页 |
1.5.2 技术路线 | 第19-20页 |
1.6 创新点 | 第20-21页 |
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相关理论 | 第21-32页 |
2.1 农民工市民化和社会公正的内涵 | 第21-24页 |
2.1.1 农民工市民化的概念 | 第21页 |
2.1.2 社会公正的概念 | 第21-22页 |
2.1.3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概念 | 第22-23页 |
2.1.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基本特征 | 第23-24页 |
2.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理论依据 | 第24-29页 |
2.2.1 以人为本理论 | 第24-25页 |
2.2.2 社会公平理论 | 第25-26页 |
2.2.3 和谐社会理论 | 第26-27页 |
2.2.4 城镇化理论 | 第27-29页 |
2.3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必要性 | 第29-30页 |
2.3.1 实现农民工尽所能、得所得 | 第29页 |
2.3.2 有序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妥善解决“三农”问题 | 第29-30页 |
2.3.3 推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 第30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30-32页 |
3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现状分析 | 第32-43页 |
3.1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 第32-35页 |
3.1.1 就业培训及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和优惠力度不断加大 | 第32-33页 |
3.1.2 有限度地允许农民工在城镇落户 | 第33-34页 |
3.1.3 允许农民工随迁子女异地参加中考和高考 | 第34-35页 |
3.2 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的不公正社会现象的表现 | 第35-38页 |
3.2.1 “敞开城门、分设门槛”的市民化歧视政策依然存在 | 第35-36页 |
3.2.2 农民工政治权利诉求难以得到重视 | 第36-37页 |
3.2.3 农民工文化生活匮乏 | 第37页 |
3.2.4 农民工难以享受到城市基本公共服务 | 第37-38页 |
3.2.5 农民工居住环境不宜居 | 第38页 |
3.3 阻碍我国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原因分析 | 第38-42页 |
3.3.1 城乡二元经济体制下我国城乡间经济发展水平不均衡 | 第39页 |
3.3.2 我国长期实行城乡二元户籍管理制度对农民工落户城镇造成了桎梏 | 第39-41页 |
3.3.3 农民工普遍职业技能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 | 第41页 |
3.3.4 来自社会的歧视导致农民工无法实现市民融入 | 第41-42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2-43页 |
4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策略 | 第43-54页 |
4.1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目标 | 第43-47页 |
4.1.1 学有所教——农民工子女在迁入地上学 | 第43-44页 |
4.1.2 劳有所得——应有水平的工资待遇 | 第44-45页 |
4.1.3 病有所医——及时有效的医疗救助 | 第45页 |
4.1.4 老有所养——健全完善的养老保险 | 第45-46页 |
4.1.5 住有所居——稳定整洁的居住环境 | 第46-47页 |
4.2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原则 | 第47-49页 |
4.2.1 以循序渐进推动农民工市民化进程,实现整个安定有序为基准 | 第47页 |
4.2.2 以保障农民工各项基本权益为主 | 第47-48页 |
4.2.3 以各机关、组织相互配合工作,整体联动为辅 | 第48页 |
4.2.4 以配套政策支持为配合 | 第48-49页 |
4.3 农民工市民化进程中社会公正实现的路径选择 | 第49-53页 |
4.3.1 放宽城镇落户条件,深化户籍制度改革 | 第49-50页 |
4.3.2 完善社会管理制度、方式和手段,提升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第50-51页 |
4.3.3 深化我国劳动用工体制,鼓励农民工就近就业创业 | 第51页 |
4.3.4 加强农民工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工核心竞争力 | 第51-52页 |
4.3.5 树立和增强农民工市民化的社会认同和心理认同 | 第52-53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结论 | 第54-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8-59页 |
致谢 | 第59-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