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23页 |
(一) 选题缘由 | 第9-10页 |
(二) 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三) 相关文献综述 | 第11-19页 |
1. 国外有关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 | 第11-14页 |
2. 国内有关战后美国女子高等教育的研究 | 第14-19页 |
(四)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9-21页 |
2. 研究方法 | 第21-23页 |
一、1945-196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背景 | 第23-36页 |
(一) 女性爱国表现:守卫家庭的主妇与精通科技的学者 | 第23-26页 |
(二) 女性工作情况:比例增长与歧视现象并存 | 第26-29页 |
(三) 女性文化角色:幸福快乐的贤妻良母 | 第29-32页 |
(四) 女性心理诉求:难以名状的“奥秘” | 第32-36页 |
二、1945-196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概况及原因分析 | 第36-49页 |
(一) 1945-196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概况 | 第36-44页 |
1. 女性本科生 | 第36-40页 |
2. 女研究生和高校女教师 | 第40-44页 |
(二) 1945-196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原因分析 | 第44-49页 |
1. 《退伍军人权利法案》的“受害者” | 第45-46页 |
2. 研究型大学中的“局外人” | 第46-49页 |
三、改善1945-1965年美国女子高等教育发展的措施——以巴纳德学院的做法为例 | 第49-57页 |
(一) 设定务实目标提供合理建议 | 第50-51页 |
(二) 引入实用主义开设生活课程 | 第51-53页 |
(三) 调整住宿规定欢迎已婚女性 | 第53-57页 |
四、结语 | 第57-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63-6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