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医药、卫生论文--临床医学论文--护理学论文--专科护理学论文--外科护理学论文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构建及多中心联合横断面研究

摘要第9-11页
Abstract第11-12页
主要英文缩略词第13-14页
前言第14-16页
第一部分 皮肤撕裂伤理论研究第16-26页
    1 相关概念第16-17页
        1.1 皮肤撕裂伤定义第16页
        1.2 皮肤撕裂伤分级系统(Skin Tears Classification System,STCS)第16-17页
    2 皮肤撕裂伤流行病学资料第17页
    3 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第17-20页
        3.1. 年龄第17-18页
        3.2. 感知、听觉、视觉及认知功能改变第18页
        3.3. 跌倒史第18页
        3.4. 营养状况第18-19页
        3.5. 多重用药第19页
        3.6. 活动能力第19-20页
        3.7. 医用粘性敷料第20页
    4 皮肤撕裂伤预防护理措施第20-22页
        4.1. 创造一个安全的环境第20-21页
        4.2. 保持皮肤完整性第21页
        4.3. 提供充足的营养和水分第21-22页
    5 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研究现状第22-26页
        5.1 ISTAP对ST现况调研工具的研究现状第22页
        5.2 日本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第22页
        5.3 加拿大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第22-23页
        5.4 葡萄牙和巴西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第23页
        5.5 新西兰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第23-24页
        5.6 澳大利亚ST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第24页
        5.7 国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研究现状第24-26页
第二部分 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构建第26-36页
    1. 研究目的第26页
    2. 技术路线第26页
    3. 德尔菲专家咨询法第26-31页
        3.1 Delphi法介绍第26-27页
        3.2 研究步骤第27-28页
            3.2.1 咨询专家的选择第27页
            3.2.2 筛选和建立条目池第27页
            3.2.3 形成专家咨询表(见附录1)第27-28页
            3.2.4 资料的统计方法第28页
        3.3 质量控制第28-29页
            3.3.1 咨询问卷的设计第28-29页
            3.3.2 咨询专家的选择第29页
            3.3.3 提高问卷的回收率第29页
            3.3.4 防止录入错误第29页
        3.4 研究结果第29-31页
            3.4.1 咨询专家结构分析第29-30页
            3.4.2 专家积极程度第30页
            3.4.3 专家权威程度第30页
            3.4.4 专家协调程度第30页
            3.4.5 调研工具专家意见反馈和指标修改状况第30-31页
    4. 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工具的预调研第31-34页
        4.1 资料与方法第31-32页
            4.1.1 调研对象第31页
            4.1.2 调研工具第31-32页
            4.1.3 调研方法第32页
        4.2 统计学方法第32页
        4.3 结果第32-34页
            4.3.1 调研工具可靠性分析第32-33页
            4.3.2 调研工具的可行性分析第33页
            4.3.3 完成每份调研工具所需调研时间分析第33-34页
    5. 讨论第34-36页
        5.1 调研工具的专家效度分析第34页
        5.2 预调研验证结果分析(一致性信度和可行性)第34-36页
第三部分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现况调研的多中心联合横断面研究第36-57页
    1 研究目的第36页
    2 研究设计第36页
        2.1 参研医院的筛选第36页
        2.2 调查设计第36页
    3 研究方法第36-41页
        3.1 调研对象第36-37页
        3.2 调研工具第37页
        3.3 调研前期准备第37-39页
            3.3.1 参研人员培训第37-38页
            3.3.2 培训后考核第38-39页
        3.4 调研方法第39-40页
            3.4.1 调研分组安排第39页
            3.4.2 实施调研第39-40页
        3.5 数据库建立和统计学处理第40页
        3.6 伦理原则第40页
        3.7 质量控制第40-41页
            3.7.1 调查人员的基线控制第40页
            3.7.2 资料收集的质量控制第40页
            3.7.3 调研过程的监控协调第40-41页
            3.7.4 资料和数据库建立的质量控制第41页
    4 结果第41-50页
        4.1 不同组别护士得分情况第41-42页
        4.2 不同医院护士得分情况第42页
        4.3 住院患者基本资料第42-46页
        4.4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部位及分级的分布情况第46-47页
        4.5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发生原因分布情况第47页
        4.6 住院患者皮肤撕裂伤预防和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第47-48页
        4.7 皮肤撕裂伤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第48-50页
    5 讨论第50-57页
        5.1 调研结果分析第50-55页
            5.1.1 皮肤撕裂伤现患率第50-51页
            5.1.2 人口统计学资料第51页
            5.1.3 皮肤撕裂伤发生部位、分级以及原因第51-52页
            5.1.4 不同病房皮肤撕裂伤现患率分布特征第52-53页
            5.1.5 皮肤撕裂伤预防护理措施落实情况第53-54页
            5.1.6 皮肤撕裂伤危险因素分析第54-55页
        5.2 调研质量控制及调研结果的可靠性第55-57页
第四部分 结论与建议第57-59页
    1 全文结论第57页
    2 本研究的意义第57页
    3 本研究的不足之处第57-58页
    4 建议与对策第58-59页
参考文献第59-64页
附录第64-8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81-82页
致谢第82页

论文共8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退耕造林与弃耕撂荒形成的植被群落特征和碳储量比较
下一篇:厚朴平茬后生长生理特性及药用成分变化规律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