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合木拱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22页 |
1.1 引言 | 第10-13页 |
1.1.1 现代木结构概念及特点 | 第10-12页 |
1.1.2 花旗松简介 | 第12-13页 |
1.2 国内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3-21页 |
1.2.1 国外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3-16页 |
1.2.2 国内发展历史和研究现状 | 第16-21页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1页 |
1.4 课题来源 | 第21-22页 |
第2章 胶合木材性试验 | 第22-30页 |
2.1 引言 | 第22页 |
2.2 顺纹抗拉试验 | 第22-25页 |
2.2.1 试验设备 | 第22-23页 |
2.2.2 试验方法 | 第23页 |
2.2.3 试验结果 | 第23页 |
2.2.4 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 | 第23-25页 |
2.3 抗压试验 | 第25-27页 |
2.3.1 试验设备 | 第25页 |
2.3.2 试验方法 | 第25-26页 |
2.3.3 试验结果 | 第26-27页 |
2.3.4 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 | 第27页 |
2.4 抗弯试验 | 第27-29页 |
2.4.1 试验设备 | 第27页 |
2.4.2 试验方法 | 第27-28页 |
2.4.3 试验结果 | 第28页 |
2.4.4 破坏形态及机理分析 | 第28-29页 |
2.5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胶合木拱面内稳定试验研究 | 第30-48页 |
3.1 引言 | 第30页 |
3.2 胶合木拱制造工艺 | 第30-32页 |
3.2.1 加工材料 | 第30页 |
3.2.2 主要设备 | 第30页 |
3.2.3 制造工艺 | 第30-32页 |
3.3 胶合木拱试验设计及试件制作 | 第32-36页 |
3.3.1 试件设计 | 第32-33页 |
3.3.2 试验步骤 | 第33-34页 |
3.3.3 加载底座设计 | 第34-35页 |
3.3.4 侧向支撑设计 | 第35页 |
3.3.5 加载装置 | 第35页 |
3.3.6 测点布置 | 第35-36页 |
3.4 胶合木圆弧拱平面内稳定试验结果及数据分析 | 第36-45页 |
3.4.1 试验过程及破坏特征 | 第36-39页 |
3.4.2 试验结果分析 | 第39-45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5-48页 |
第4章 胶合木拱有限元分析 | 第48-68页 |
4.1 引言 | 第48页 |
4.2 有限元方法简介 | 第48-49页 |
4.2.1 有限元方法 | 第48页 |
4.2.2 ABAQUS有限元方法 | 第48-49页 |
4.3 材料的本构关系模型 | 第49-58页 |
4.3.1 弹性阶段本构关系 | 第49-52页 |
4.3.2 塑性阶段本构关系 | 第52-58页 |
4.4 胶合木拱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58-62页 |
4.4.1 单元类型选择 | 第58-59页 |
4.4.2 几何及材料非线性分析 | 第59页 |
4.4.3 初始缺陷分析 | 第59-61页 |
4.4.4 ABAQUS有限元模型建立 | 第61页 |
4.4.5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模型结果对比分析 | 第61-62页 |
4.5 试验结果影响因素分析 | 第62-66页 |
4.5.1 材料非线性及几何非线性影响分析 | 第62-64页 |
4.5.2 初始缺陷影响分析 | 第64-65页 |
4.5.3 矢跨比影响 | 第65-66页 |
4.6 本章小节 | 第66-68页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8-70页 |
5.1 结论 | 第68-69页 |
5.2 展望 | 第69-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 第76-78页 |
致谢 | 第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