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5-7页 |
摘要 | 第7-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缩写汇总 | 第18-20页 |
人源DNA免疫受体cGAS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20-68页 |
1 引言 | 第20-39页 |
1.1 病原体相关分子模式(PAMPs)与模式识别受体(PRRs) | 第20-21页 |
1.2 细胞质中的RNA和DNA识别受体 | 第21-30页 |
1.2.1 细胞质RNA受体 | 第21-27页 |
1.2.2 细胞质DNA受体 | 第27-30页 |
1.3 cGAS的功能以及cGAS-cGAMP信号通路 | 第30-37页 |
1.3.1 cGAMP | 第30-32页 |
1.3.2 cGAS是一个引起Ⅰ型干扰素产生的细胞质DNA受体 | 第32-37页 |
1.4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37-39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39-56页 |
2.1 实验材料 | 第39页 |
2.2 实验试剂 | 第39-40页 |
2.2.1 分子克隆 | 第39页 |
2.2.2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第39-40页 |
2.2.3 蛋白结晶与优化 | 第40页 |
2.3 实验方法 | 第40-56页 |
2.3.1 常用试剂 | 第40-41页 |
2.3.2 载体构建 | 第41-47页 |
2.3.3 蛋白表达及纯化 | 第47-50页 |
2.3.4 硒代甲硫氨酸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50-52页 |
2.3.5 蛋白结晶与优化 | 第52-56页 |
3 结果与讨论 | 第56-68页 |
3.1 hcGAS的表达检测 | 第56-57页 |
3.2 hcGAS的表达及最终表达片段的选择 | 第57-58页 |
3.3 hcGAS的纯化 | 第58-59页 |
3.4 hcGAS的晶体筛选与优化 | 第59-60页 |
3.5 hcGAS与不同DNA oligo的孵育实验 | 第60-61页 |
3.6 hcGAS晶体的总体结构 | 第61-62页 |
3.7 hcGAS催化中心和锌指结构区域的详细结构 | 第62-64页 |
3.8 hcGAS可能的DNA结合位点与激活机制分析 | 第64-66页 |
3.9 讨论 | 第66-68页 |
嗜肺军团菌IVB型分辦系统蛋白偶合复合物DotL-IcmS-IcmW的结构生物学研究 | 第68-108页 |
4 引言 | 第68-85页 |
4.1 外寄生菌与胞内寄生菌 | 第68-69页 |
4.1.1 胞外寄生菌 | 第68页 |
4.1.2 胞内寄生菌 | 第68-69页 |
4.2 肺军团菌(Legionella pneumophila) | 第69-75页 |
4.2.1 嗜肺军团菌的发现 | 第69-70页 |
4.2.2 军团菌的分类 | 第70页 |
4.2.3 嗜肺军团菌的生存环境与传染途径 | 第70-71页 |
4.2.4 军团菌肺炎症状与控制 | 第71页 |
4.2.5 嗜肺军团菌致病机理 | 第71-75页 |
4.3 嗜肺军团菌Ⅳ型分泌系统 | 第75-84页 |
4.3.1 Dot/Icm分泌系统核心跨膜单元 | 第77-78页 |
4.3.2 Dot/Icm分泌系统Ⅳ型蛋白偶合(T4CP)单元 | 第78-81页 |
4.3.3 DotL-IcmS-IcmW复合物 | 第81-84页 |
4.4 该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84-85页 |
5 材料与方法 | 第85-92页 |
5.1 实验材料 | 第85页 |
5.2 实验试剂 | 第85-86页 |
5.2.1 分子克隆 | 第85页 |
5.2.2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 | 第85页 |
5.2.3 蛋白结晶与优化 | 第85-86页 |
5.3 实验方法 | 第86-92页 |
5.3.1 常用试剂 | 第86页 |
5.3.2 载体构建 | 第86-88页 |
5.3.3 蛋白表达及纯化 | 第88-90页 |
5.3.4 硒代甲硫氨酸蛋白的表达及纯化 | 第90-91页 |
5.3.5 蛋白结晶与优化 | 第91-92页 |
6 结果与讨论 | 第92-108页 |
6.1 DotL与IcmS-IcmW分别表达检测以及性质的确定 | 第92-93页 |
6.2 DotL与IcmS-IcmW共表达检测 | 第93-94页 |
6.3 DotL与IcmS-IcmW表达片段的筛选 | 第94-97页 |
6.4 DotL-IcmS-IcmW复合物的进一步纯化 | 第97-98页 |
6.5 DotL与IcmS-IcmW形成一个非常稳定的复合物 | 第98-99页 |
6.6 DotL-IcmS-IcmW晶体筛选与优化 | 第99-102页 |
6.6.1 DotL(661-783)-IcmS-IcmW与其他组合的晶体筛选与优化 | 第99-101页 |
6.6.2 DotL(661-773)-IcmS-IcmW晶体筛选与优化 | 第101-102页 |
6.7 DotL(661-773)-IcmS-IcmW的结构 | 第102-104页 |
6.7.1 DotL(661-773)-IcmS-IcmW的总体结构 | 第102-103页 |
6.7.2 DotL(661-773)-IcmS-IcmW之间的相互作用 | 第103-104页 |
6.8 DotL-IcmS-IcmW在介导IcmS-IcmW依赖的底物转运中的机制 | 第104-106页 |
6.9 讨论 | 第106-108页 |
参考文献 | 第108-119页 |
作者简历 | 第11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