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业工程论文--农田水利论文

典型井灌区水分循环及作物生长过程模拟研究

摘要第7-9页
Abstract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8页
    1.1 选题的背景、目的与意义第15-17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16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6-17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第17-25页
        1.2.1 作物模型模拟研究进展第17-20页
        1.2.2 地下水模型模拟研究进展第20-23页
        1.2.3 评价指标体系及国内外研究进展第23-25页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第25-27页
        1.3.1 研究内容第25页
        1.3.2 技术路线第25-27页
    1.4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暨论文创新特色第27-28页
        1.4.1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第27页
        1.4.2 研究特色与创新点第27-28页
第二章 井灌区水循环及作物生长试验研究第28-47页
    2.1 试验区概况第28-30页
    2.2 试验设计、观测项目与观测方法第30-39页
        2.2.1 田间尺度水循环关键过程监测第31-35页
        2.2.2 田间尺度作物生长监测第35-37页
        2.2.3 区域尺度地下水动态监测第37-39页
    2.3 试验数据分析第39-45页
        2.3.1 管理数据分析第39页
        2.3.2 气象数据分析第39-40页
        2.3.3 作物数据分析第40-42页
        2.3.4 土壤数据分析第42-44页
        2.3.5 水文地质数据分析第44-45页
    2.4 本章小结第45-47页
第三章 井灌区水分循环及作物生长过程模拟第47-61页
    3.1 总体模拟框架第47-48页
    3.2 DSSAT模型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第48-53页
        3.2.1 模型功能及适用性第48页
        3.2.2 模型结构第48-49页
        3.2.3 核心计算模块第49-51页
            3.2.3.1 产量计算方法第49-50页
            3.2.3.2 土壤水下渗计算方法第50-51页
            3.2.3.3 蒸散发计算方法第51页
        3.2.4 模型输入输出第51-53页
            3.2.4.1 模型输入第51-52页
            3.2.4.2 模型输出第52-53页
    3.3 Visual MODFLOW模型基本原理及应用情况第53-59页
        3.3.1 模型功能及适用性第53页
        3.3.2 模型结构第53-56页
        3.3.3 模型计算原理第56-58页
            3.3.3.1 空间离散化第57页
            3.3.3.2 时间离散化第57-58页
        3.3.4 模型输入输出第58-59页
            3.3.4.1 模型输入第58页
            3.3.4.2 模型输出第58-59页
    3.4 耦合模拟模型的构建与应用第59-60页
    3.5 本章小结第60-61页
第四章 田间实测数据对模型的校验第61-71页
    4.1 参数估计第61-63页
        4.1.1 GLUE第61-62页
        4.1.2 PEST第62-63页
    4.2 模拟效果分析第63-69页
        4.2.1 作物主要生长特征拟合效果第63-66页
        4.2.2 土壤水拟合效果第66-68页
        4.2.3 蒸散发拟合效果第68页
        4.2.4 地下水位拟合效果第68-69页
    4.3 本章小结第69-71页
第五章 灌溉方案优选第71-84页
    5.1 灌溉方案的设定第71-73页
        5.1.1 典型年的选取第71-72页
        5.1.2 灌溉制度拟定第72-73页
    5.2 模型模拟结果第73-78页
        5.2.1 不同灌溉方案对井灌区作物生长的影响第73-75页
        5.2.2 不同灌溉方案对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第75页
        5.2.3 不同灌溉方案对地下水位的影响第75-78页
    5.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第78-80页
        5.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的原则第78-79页
        5.3.2 评价指标选取与分级第79-80页
    5.4 方案评价与优选第80-83页
        5.4.1 主要评价方法对比第80-81页
        5.4.2 指标权重的确定第81-82页
        5.4.3 灌溉方案定量评价及优选第82-83页
    5.5 本章小结第83-84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84-87页
    6.1 主要结论第84-85页
    6.2 研究展望第85-87页
参考文献第87-96页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第96-97页
参加的科研项目第97页
参编论著第97-98页
致谢第98-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煤化工废渣对低阶煤燃烧特性影响的研究
下一篇:青铜峡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小微企业信贷业务发展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