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23页 |
1.1 分离制备单一对映体的重要性 | 第11-12页 |
1.2 手性拆分方法 | 第12-18页 |
1.2.1 酶拆分法 | 第12-13页 |
1.2.2 膜拆分法 | 第13-14页 |
1.2.3 结晶拆分法 | 第14页 |
1.2.4 化学拆分法 | 第14-15页 |
1.2.5 色谱法 | 第15-16页 |
1.2.6 毛细管电泳法 | 第16-17页 |
1.2.7 液-液萃取法 | 第17-18页 |
1.3 离心萃取技术 | 第18-21页 |
1.3.1 环隙式离心萃取器的特点及工作原理 | 第18-19页 |
1.3.2 离心萃取技术的应用 | 第19-21页 |
1.3.2.1 在废水处理行业的应用 | 第19-20页 |
1.3.2.2 在核燃料后处理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3.2.3 在湿法冶金中的应用 | 第20页 |
1.3.2.4 在制药行业的应用 | 第20-21页 |
1.4 课题的目的、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1.4.1 课题的目的和意义 | 第21页 |
1.4.2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21-23页 |
第2章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药物中间体的数学模型 | 第23-31页 |
2.1 引言 | 第23页 |
2.2 单级萃取反应机理 | 第23-26页 |
2.3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 2-苯基丁酸的数学模型 | 第26-28页 |
2.4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托品酸对映体的数学模型 | 第28-29页 |
2.5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 2,3-二苯基丙酸的数学模型 | 第29-30页 |
2.6 小结 | 第30-31页 |
第3章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 2-苯基丁酸对映体的研究 | 第31-45页 |
3.1 引言 | 第31页 |
3.2 实验部分 | 第31-33页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31-32页 |
3.2.2 液-液萃取实验 | 第32-33页 |
3.2.3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 | 第33页 |
3.2.4 分析方法 | 第33页 |
3.3 结果与讨论 | 第33-44页 |
3.3.1 萃取体系的构建 | 第33-36页 |
3.3.1.1 有机溶剂的影响 | 第33-34页 |
3.3.1.2 萃取剂 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的影响 | 第34页 |
3.3.1.3 水相pH的影响 | 第34-35页 |
3.3.1.4 萃取剂H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35页 |
3.3.1.5 温度的影响 | 第35-36页 |
3.3.2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及模型验证 | 第36-40页 |
3.3.2.1 多级离心萃取时间的影响 | 第36页 |
3.3.2.2 离心机转速的影响 | 第36-37页 |
3.3.2.3 两相流量比W/O的影响 | 第37-38页 |
3.3.2.4 水相p H值的影响 | 第38页 |
3.3.2.5 萃取剂H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38-40页 |
3.3.2.6 萃取级数的影响 | 第40页 |
3.3.3 多级萃取过程模型预测及优化 | 第40-44页 |
3.3.3.1 进料位置的影响 | 第40-41页 |
3.3.3.2 水相p H与H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41-42页 |
3.3.3.3 两相流量比和萃取级数的影响 | 第42-44页 |
3.4 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托品酸对映体的研究 | 第45-56页 |
4.1 引言 | 第45页 |
4.2 实验部分 | 第45-46页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45页 |
4.2.2 液-液萃取实验 | 第45-46页 |
4.2.3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 | 第46页 |
4.2.4 分析方法 | 第46页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46-55页 |
4.3.1 萃取体系的构建 | 第46-48页 |
4.3.1.1 有机溶剂的影响 | 第46-47页 |
4.3.1.2 萃取剂 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的影响 | 第47页 |
4.3.1.3 水相p H的影响 | 第47-48页 |
4.3.1.4 萃取剂H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3.1.5 温度的影响 | 第48页 |
4.3.2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及模型验证 | 第48-50页 |
4.3.2.1 两相流量比O/W的影响 | 第48-49页 |
4.3.2.2 萃取级数的影响 | 第49-50页 |
4.3.3 多级萃取过程模型预测及优化 | 第50-55页 |
4.3.3.1 进料位置的影响 | 第50页 |
4.3.3.2 水相p H的影响 | 第50-51页 |
4.3.3.3 萃取剂H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51-52页 |
4.3.3.4 水相p H与H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52-53页 |
4.3.3.5 两相流量比和萃取级数的影响 | 第53-55页 |
4.4 小结 | 第55-56页 |
第5章 多级离心萃取分离 2,3-二苯基丙酸对映体的研究 | 第56-67页 |
5.1 引言 | 第56页 |
5.2 实验部分 | 第56-57页 |
5.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56-57页 |
5.2.2 液-液萃取实验 | 第57页 |
5.2.3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 | 第57页 |
5.2.4 分析方法 | 第57页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57-65页 |
5.3.1 萃取体系的构建 | 第57-59页 |
5.3.1.1 有机溶剂的影响 | 第57-58页 |
5.3.1.2 萃取剂 β-环糊精衍生物种类的影响 | 第58页 |
5.3.1.3 水相p H的影响 | 第58-59页 |
5.3.1.4 萃取剂SB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59页 |
5.3.1.5 温度的影响 | 第59页 |
5.3.2 多级离心萃取实验及模型验证 | 第59-60页 |
5.3.2.1 两相流量比W/O的影响 | 第59-60页 |
5.3.3 多级萃取过程模型预测及优化 | 第60-65页 |
5.3.3.1 进料位置的影响 | 第61页 |
5.3.3.2 水相p H的影响 | 第61-62页 |
5.3.3.3 萃取剂SB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62-63页 |
5.3.3.4 水相p H与SBE-β-CD浓度的影响 | 第63-64页 |
5.3.3.5 两相流量比和萃取级数的影响 | 第64-65页 |
5.4 小结 | 第65-67页 |
结语 | 第67-69页 |
参考文献 | 第69-76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第76-77页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