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环境污染及其防治论文--大气污染及其防治论文--粒状污染物论文

北京市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浓度变化规律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5-24页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第15-16页
        1.1.1 研究背景第15页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5-16页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评述第16-22页
        1.2.1 道路空气颗粒物的来源第16-17页
        1.2.2 PM2.5 对人体健康影响第17页
        1.2.3 道路环境中空气颗粒物浓度时空变化规律第17-19页
        1.2.4 空气颗粒物的主要影响因子第19-20页
        1.2.5 道路防护林植物种类对空气颗粒物的净化作用第20-21页
        1.2.6 道路防护林结构对空气颗粒物扩散的影响第21页
        1.2.7. 目前研究存在问题第21-22页
    1.3 研究目标与主要研究内容第22-24页
        1.3.1 主要研究内容第22-23页
        1.3.2 研究技术路线第23-24页
第二章 研究地概况与研究方法第24-28页
    2.1 研究地概况第24-25页
    2.2 研究方法第25-28页
        2.2.1 监测点设置和监测时间安排第25-26页
        2.2.2 具体指标的测定方法第26-27页
        2.2.3 统计分析方法第27-28页
第三章 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第28-32页
    3.1 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季节变化第28-29页
    3.2 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季节变化的对比分析第29-31页
    3.3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第32-42页
    4.1 春季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第32-34页
    4.2 夏季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第34-36页
    4.3 秋季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第36-38页
    4.4 冬季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日变化第38-40页
    4.5 小结第40-42页
第五章 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水平变化第42-70页
    5.1 春季四种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水平变化第42-49页
        5.1.1 黑松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42-43页
        5.1.2 银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43-45页
        5.1.3 混交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45-46页
        5.1.4 圆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46-48页
        5.1.5 空白对照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48-49页
    5.2 夏季四种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水平空间变化第49-56页
        5.2.1 黑松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49-50页
        5.2.2 银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0-52页
        5.2.3 混交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2-53页
        5.2.4 圆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3-54页
        5.2.5 空白空照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4-56页
    5.3 秋季四种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水平空间变化第56-62页
        5.3.1 黑松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6-57页
        5.3.2 银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7-58页
        5.3.3 混交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58-60页
        5.3.4 圆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0-61页
        5.3.5 空白对照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1-62页
    5.4 冬季四种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的水平空间变化第62-68页
        5.4.1 黑松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2-63页
        5.4.2 银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3-65页
        5.4.3 混交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5-66页
        5.4.4 圆柏林内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6-67页
        5.4.5 空白对照PM2.5 质量浓度水平变化第67-68页
    5.5 小结第68-70页
第六章 小气候因子对四种道路防护林内PM2.5 质量浓度变化的影响第70-74页
    6.1 风速和风向第71页
    6.2 温度第71页
    6.3 湿度第71-72页
    6.4 光照强度第72页
    6.5 小结第72-74页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第74-77页
    7.1 结论第74-75页
    7.2 讨论第75-77页
参考文献第77-81页
在读期间学术研究第81-82页
致谢第82-83页
详细摘要第83-85页

论文共8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常规脊椎CT及MR检查椎体骨折漏诊原因分析
下一篇:高血压患者社区卫生服务利用和管理现状分析--基于电子档案数据的初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