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绪论 | 第10-13页 |
(一)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1. 选题背景 | 第10页 |
2. 研究意义 | 第10-11页 |
(二) 研究内容及可能创新处 | 第11-13页 |
1. 研究内容 | 第11-12页 |
2. 可能创新处 | 第12-13页 |
一、文献综述 | 第13-18页 |
(一) 碳生产率研究综述 | 第13-16页 |
1. 单要素碳生产率 | 第13-15页 |
2. 全要素碳生产率 | 第15-16页 |
(二) 碳生产率、创新关系的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二、理论借鉴和研究方法 | 第18-23页 |
(一) 理论借鉴 | 第18-19页 |
1. 新古典经济学生产率理论 | 第18-19页 |
2. 熊彼特创新理论 | 第19页 |
3. 新经济地理理论 | 第19页 |
(二) 研究方法 | 第19-23页 |
1.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 | 第19-21页 |
2. 数据包络法 | 第21-22页 |
3. 空间面板模型 | 第22-23页 |
三、模型构建和数据来源 | 第23-28页 |
(一) 基础模型构建 | 第23-24页 |
(二) 数据的来源 | 第24-28页 |
1. 全要素碳生产率 | 第24-26页 |
2. 影响因素 | 第26-27页 |
3. 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 第27-28页 |
四、泛珠三角经济发展与碳生产率的趋势分析 | 第28-32页 |
(一) 泛珠三角经济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 | 第28-29页 |
(二) 单要素碳生产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第29-30页 |
(三) 全要素碳生产率的时间变化趋势分析 | 第30-32页 |
五、泛珠三角经济区碳生产率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 第32-38页 |
(一) 泛珠三角经济区碳生产率的空间分布格局及演变趋势 | 第32-34页 |
(二) 泛珠三角经济区碳生产率的空间自相关与空间依赖性检验 | 第34-38页 |
1. 空间全局自相关分析 | 第34-36页 |
2. 局域空间自相关分析 | 第36-38页 |
六、泛珠江三角经济区碳生产率影响因素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 第38-42页 |
(一) 面板模型回归分析 | 第38-39页 |
(二) 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 第39-42页 |
七、结论与建议 | 第42-48页 |
(一) 研究结论 | 第42-44页 |
1. 全要素碳生产率 | 第42页 |
2. 影响因素关系 | 第42-44页 |
(二) 政策建议 | 第44-47页 |
1. 提高碳生产率的区域建议 | 第44-46页 |
2. 提高碳生产率的宏观建议 | 第46-47页 |
(三) 研究局限和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