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微生物学论文--微生物生态学和地区分布论文--水生微生物学论文

鄱阳湖表层水体细菌群落在不同水文时期、不同区域间的变化

摘要第3-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引言第9-15页
    1.1 湖泊细菌多样性研究进展第9-10页
    1.2 高通量测序技术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上的应用及发展第10-12页
    1.3 本论文研究对象、目的及内容第12-15页
        1.3.1 研究对象第12页
        1.3.2 研究目的第12-13页
        1.3.3 研究内容第13-14页
        1.3.4 技术路线图第14-15页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第15-33页
    2.1 鄱阳湖表层水体理化性质测定第15-18页
        2.1.1 实验材料第15页
        2.1.2 实验方法第15-16页
        2.1.3 仪器及试剂第16-18页
    2.2 鄱阳湖表层水体细菌群落测定第18-33页
        2.2.1 实验材料第18页
        2.2.2 实验方法第18-21页
        2.2.3 表层水体DNA Miseq高通量测序第21-24页
        2.2.4 数据统计分析第24-33页
第三章 鄱阳湖表层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变化特征第33-67页
    3.1 鄱阳湖表层水体理化性质第33-38页
        3.1.1 不同季节以及不同生态区域鄱阳湖表层水体理化参数分析:第33-35页
        3.1.2 鄱阳湖流域不同时期理化因子的主成分分析第35-37页
        3.1.3 鄱阳湖表层水体富营养化的评估第37-38页
    3.2 小结第38-39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39-63页
        3.3.1 细菌群落丰度分析第39-42页
        3.3.2 细菌群落结构分析第42-49页
        3.3.3 细菌群落间多样性分析第49-56页
        3.3.4 细菌群落物种组成分析第56-63页
    3.4 小结第63-64页
    3.5 讨论第64-67页
        3.5.1 鄱阳湖表层水体细菌丰度的时空差异性第64页
        3.5.2 鄱阳湖表层水体细菌群落结构及多样性分析第64-65页
        3.5.3 鄱阳湖表层水体细菌群落演替的主导因子第65-67页
第四章 结论与展望第67-69页
    4.1 结论第67-68页
    4.2 展望第68-69页
致谢第69-70页
参考文献第70-75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75页
项目支持第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低品位铜炉渣高效浮铜试验研究
下一篇:湖南羊角脑铀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