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方针政策及其阐述论文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开发区产业政策创新研究--以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例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4页
    1.1 研究背景第9-11页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1页
    1.3 研究的具体目标第11页
    1.4 研究方法第11-12页
    1.5 研究论文框架与创新点第12-14页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第14-18页
    2.1 国外研究现状第14-16页
        2.1.1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第14页
        2.1.2 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研究第14-15页
        2.1.3 关于产业政策执行的现状第15-16页
    2.2 国内研究现状第16-18页
        2.2.1 关于供给侧改革的研究第16页
        2.2.2 关于开发区建设的研究第16-17页
        2.2.3 关于产业政策执行的现状第17-18页
第三章 相关理论基础第18-22页
    3.1 供给侧改革的基础理论第18-20页
        3.1.1 萨伊定律第18页
        3.1.2 供给经济学第18-20页
    3.2 产业政策第20-22页
        3.2.1 产业政策概念第20页
        3.2.2 产业政策特点第20-21页
        3.2.3 产业政策创新第21-22页
第四章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第22-28页
    4.1 福州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情况第22-23页
    4.2 福州经济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现状第23-25页
        4.2.1 产业发展总体情况第23页
        4.2.2 科技创新方面第23-24页
        4.2.3 投资结构第24页
        4.2.4 生态环保第24页
        4.2.5 管理与服务第24-25页
    4.3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5-28页
        4.3.1 规模偏小,结构不优,园区配套不完善第25页
        4.3.2 招工难、用工贵、人才荒成为许多企业的心病第25页
        4.3.3 产业转型困难,发展后劲不足第25-26页
        4.3.4 技术创新不足,产业附加值偏低第26页
        4.3.5 营商创业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第26页
        4.3.6 土地稀缺,成本居高不下第26-27页
        4.3.7 经济危机带来的资金方面的短板第27-28页
第五章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产业政策及存在的问题第28-32页
    5.1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现有产业政策第28-30页
        5.1.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第28页
        5.1.2 金融政策第28-29页
        5.1.3 产业服务配套政策第29页
        5.1.4 产业人才服务政策第29-30页
    5.2 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政策存在的问题第30-32页
        5.2.1 在做长做全产业链上缺少战略眼光第30页
        5.2.2 产业政策扶持导向不明确、力度不够、进度不快第30页
        5.2.3 对台产业政策优势发挥不够明显、特色不够突出第30-31页
        5.2.4 引进机制不活,缺乏核心优势,相关配套政策滞后第31-32页
第六章 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产业政策创新第32-40页
    6.1 以企业技术创新为目标,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第32-33页
        6.1.1 形成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机制第32页
        6.1.2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第32-33页
    6.2 引进、整合和集聚优势资源第33-34页
        6.2.1 “走出去”,抓招商,促发展第33页
        6.2.2 优化产学研新模式第33-34页
    6.3 以创新引领结构调整,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第34-36页
        6.3.1. 重大科技项目抢占技术制高点第34页
        6.3.2 用先进技术提升改造传统产业第34-35页
        6.3.3 强化农业科技创新驱动作用第35页
        6.3.4 发挥区域优势,做大做强特色都市现代农业第35-36页
    6.4 完善创新载体建设,构建区域科技创新体系第36-37页
        6.4.1 推进金融小镇建设第36页
        6.4.2 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第36页
        6.4.3 发展科技中介服务第36-37页
        6.4.4 推进榕台与跨区域科技合作第37页
    6.5 营造良好创新环境,高位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第37-39页
        6.5.1 完善组织领导与协调推进工作机制第37页
        6.5.2 建立完善稳定的财政投入增长机制第37-38页
        6.5.3 建设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第38页
        6.5.4 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管理机制第38-39页
    6.6 缓解企业融资难题,积极创新金融服务第39-40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40-42页
    7.1 结论第40-41页
    7.2 展望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6页
致谢第46页

论文共4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龙泉窑“半刀泥”工艺研究
下一篇:阿尔那·乌瑟装饰性陶艺作品的工艺及艺术特点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