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4-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1 绪论 | 第12-28页 |
1.1 氯消毒技术 | 第12-14页 |
1.1.1 饮用水的安全性 | 第12-13页 |
1.1.2 氯消毒技术 | 第13-14页 |
1.2 消毒副产物 | 第14-20页 |
1.2.1 研究背景 | 第14-17页 |
1.2.2 卤乙腈的研究 | 第17页 |
1.2.3 二甲基亚硝胺的研究 | 第17-18页 |
1.2.4 卤代硝基甲烷的研究 | 第18-20页 |
1.3 低级脂肪胺类物质 | 第20-24页 |
1.3.1 物质简介 | 第21-23页 |
1.3.2 检测方法 | 第23-24页 |
1.4 N-DBPs的前体物研究 | 第24-25页 |
1.4.1 HANs的前体物 | 第24页 |
1.4.2 NDMA的前体物 | 第24-25页 |
1.4.3 HNMs的前体物 | 第25页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25-26页 |
1.6 研究主要内容和路线 | 第26-28页 |
2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28-40页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第28-30页 |
2.1.1 实验材料 | 第28-29页 |
2.1.2 实验仪器和装置 | 第29-30页 |
2.2 实验方法 | 第30-40页 |
2.2.1 余氯及总氯分析方法 | 第30页 |
2.2.2 溴离子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 | 第30-31页 |
2.2.3 硝酸根和硝酸根(NO_2~-/NO_3~-)的离子色谱分析方法 | 第31-33页 |
2.2.4 低级脂肪胺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 | 第33-34页 |
2.2.5 三卤甲烷的Purge & Trap/GC-ECD分析方法 | 第34-36页 |
2.2.6 卤代硝基甲烷的GC-ECD检测方法 | 第36-38页 |
2.2.7 三氯乙腈和NDMA的GC-MS-SCAN方法 | 第38-40页 |
3 低级脂肪胺的检测方法优化 | 第40-50页 |
3.1 分析条件的优化 | 第41-44页 |
3.1.1 时间和温度的影响 | 第41页 |
3.1.2 Dns-Cl溶液投加量的优化 | 第41-42页 |
3.1.3 碱性缓冲溶液的优化 | 第42-43页 |
3.1.4 衍生化后乙腈的投加量 | 第43-44页 |
3.2 仪器参数的优化 | 第44-48页 |
3.2.1 荧光波长选择 | 第44-46页 |
3.2.2 流动相的配比优化 | 第46-47页 |
3.2.3 样品进样量的影响 | 第47-48页 |
3.3 优化后的分析方法 | 第48-49页 |
3.4 本章小结 | 第49-50页 |
4 低级脂肪胺作为前体物的加氧反应分析 | 第50-68页 |
4.1 甲胺加氯反应生成THMs和HNMs | 第50-53页 |
4.2 反应条件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 第53-61页 |
4.2.1 温度的影响 | 第53-54页 |
4.2.2 pH的影响 | 第54-56页 |
4.2.3 反应物投加量的影响 | 第56-59页 |
4.2.4 溴离子的影响 | 第59-60页 |
4.2.5 NO_2~-和NO_3~-的影响 | 第60-61页 |
4.3 二甲胺加氯反应产物分析 | 第61-64页 |
4.3.1 生成卤代硝基甲烷 | 第62-63页 |
4.3.2 生成NDMA | 第63-64页 |
4.4 乙胺加氯反应产物分析 | 第64-66页 |
4.4.1 生成卤代硝基乙烷 | 第64-65页 |
4.4.2 生成卤乙腈 | 第65-66页 |
4.5 本章小结 | 第66-68页 |
5 低级脂肪胺加氯反应机理探讨 | 第68-73页 |
5.1 甲胺生成TCM和TCNM的机理探讨 | 第68-70页 |
5.1.1 甲胺生成TCM的反应 | 第68页 |
5.1.2 甲胺生成TCNM的反应 | 第68-69页 |
5.1.3 TCNM和TCM之间的转化反应 | 第69-70页 |
5.2 乙胺加氯生成卤代硝基乙烷及HANs的机理探讨 | 第70-71页 |
5.2.1 乙胺生成卤代硝基乙烷的反应 | 第70页 |
5.2.2 乙胺生成HANs的反应 | 第70-71页 |
5.3 二甲胺生成TCNM和NDMA的机理探讨 | 第71页 |
5.3.1 二甲胺生成TCNM的反应 | 第71页 |
5.3.2 二甲胺生成NDMA的反应 | 第71页 |
5.4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6 结论 | 第73-75页 |
参考文献 | 第75-83页 |
作者简介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