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5-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符号对照表 | 第10-12页 |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12-15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5-23页 |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5-16页 |
| 1.2 断面输电能力研究动态 | 第16-21页 |
| 1.2.1 输电断面的搜索 | 第17-18页 |
| 1.2.2 ATC的计算方法 | 第18-21页 |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第21-23页 |
|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1-22页 |
| 1.3.2 主要创新点与工作 | 第22-23页 |
| 第二章 电力系统相关计算数学模型 | 第23-29页 |
| 2.1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简介 | 第23-26页 |
| 2.1.1 潮流计算的相关概念 | 第23页 |
| 2.1.2 潮流计算的数学模型 | 第23-25页 |
| 2.1.3 潮流计算方法 | 第25-26页 |
| 2.2 暂态稳定计算数学模型简介 | 第26-29页 |
| 2.2.1 全系统暂态稳定计算模型 | 第26-27页 |
| 2.2.2 暂态稳定分析的计算方法 | 第27-28页 |
| 2.2.3 暂态稳定分析判据 | 第28-29页 |
| 第三章 影响外送能力的稳态约束研究 | 第29-43页 |
| 3.1 暂态稳定约束对外送能力的影响 | 第30-37页 |
| 3.1.1 输电断面暂态稳定极限的概念 | 第30-31页 |
| 3.1.2 输电断面暂态稳定极限计算模型 | 第31-33页 |
| 3.1.3 输电断面暂态稳定极限计算 | 第33-37页 |
| 3.2 热稳定约束对外送能力的影响 | 第37-39页 |
| 3.2.1 输电断面热稳定约束的概念 | 第37页 |
| 3.2.2 输电断面热稳定极限计算模型 | 第37-39页 |
| 3.3 静态稳定约束对外送能力的影响 | 第39-42页 |
| 3.3.1 输电断面静态稳定极限的概念 | 第39页 |
| 3.3.2 输电断面静态稳定极限计算模型 | 第39-40页 |
| 3.3.3 输电断面静态稳定极限计算 | 第40-42页 |
| 3.4 小结 | 第42-43页 |
| 第四章 该地区电网电力外送极限研究 | 第43-55页 |
| 4.1 外送能力研究的基础信息平台 | 第43-50页 |
| 4.1.1 系统边界条件 | 第43-44页 |
| 4.1.2 电气计算条件 | 第44-46页 |
| 4.1.3 暂态稳定计算过程 | 第46-50页 |
| 4.2 该地区电网外送输电断面的稳定极限研究 | 第50-54页 |
| 4.3 小结 | 第54-55页 |
| 第五章 该地区电网电力外送方案研究 | 第55-67页 |
| 5.1 近期该地区电网电力外送方案研究 | 第55-59页 |
| 5.2 远期该地区电网电力外送方案研究 | 第59-65页 |
| 5.2.1 远期电源接入方案 | 第60-64页 |
| 5.2.2 远期电力外送方案 | 第64-65页 |
| 5.3 电力外送的风险防范措施 | 第65-66页 |
| 5.4 小结 | 第66-67页 |
| 第六章 结论 | 第67-69页 |
| 附录A New England 10机39节点标准系统数据 | 第69-75页 |
| 附录B 原动机调速系统数学模型 | 第75-76页 |
| 附录C 感应电动机负荷模型 | 第76-79页 |
| 参考文献 | 第79-81页 |
| 致谢 | 第81-83页 |
| 作者简介 | 第83-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