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3页 |
第1章 文献综述 | 第13-20页 |
·国外土壤可蚀性发展历史 | 第13-16页 |
·国内土壤可蚀性发展历史 | 第16-18页 |
·问题及展望 | 第18-20页 |
第2章 研究方案与实验设计 | 第20-25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0-21页 |
·研究方案 | 第21-22页 |
·研究目标 | 第21页 |
·研究内容 | 第21-22页 |
·技术路线 | 第22页 |
·实验设计 | 第22-25页 |
·试验地概况 | 第23页 |
·土壤样品采集及测定方法 | 第23-24页 |
·数据处理 | 第24-25页 |
第3章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因子特征 | 第25-34页 |
·土壤可蚀性K值的影响因子选定 | 第25-26页 |
·土壤可蚀性K值影响因子特征 | 第26-32页 |
·可蚀性K值的土壤颗粒特征分析 | 第26-31页 |
·可蚀性K值的土壤养分特征分析 | 第31-32页 |
·小结 | 第32-34页 |
第4章 小流域土壤可蚀性K值特征 | 第34-45页 |
·基于EPIC模型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特征 | 第34-39页 |
·K_(EPIC)与其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 第34-36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K_(EPIC)的空间响应特征分析 | 第36-38页 |
·不同流域位置K_(EPIC)的土地利用响应特征分析 | 第38-39页 |
·基于NOMO模型小流域土壤可蚀性特征 | 第39-42页 |
·KNOMO与其影响因子相关分析 | 第39-41页 |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K_(NOMO)的空间响应特征分析 | 第41-42页 |
·不同流域位置K_(NOMO)的土地利用响应特征分析 | 第42页 |
·基于两类可蚀性K值模型差异分析 | 第42-43页 |
·K_(EPIC)与K_(NOMO)空间响应特征对比 | 第42-43页 |
·KEPIC与KNOMO土地利用类型响应特征对比 | 第43页 |
·小结 | 第43-45页 |
第5章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结论 | 第45-46页 |
·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3页 |
参与科研及论文发表情况 | 第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