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5-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符号说明 | 第12-13页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第13-38页 |
一、中药经皮给药的研究进展 | 第13-15页 |
1、中药经皮给药系统的主要优势 | 第13页 |
2、中药经皮给药新剂型 | 第13-15页 |
二、中药凝胶贴膏的发展现状 | 第15-24页 |
1、中药凝胶贴膏的质量评价体系 | 第16-21页 |
2、影响中药凝胶贴膏成型因素的现状 | 第21-23页 |
3、中药凝胶贴膏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工艺参数 | 第23-24页 |
三、近红外技术在评价中药关键质量属性中的应用 | 第24-29页 |
1、近红外光谱技术 | 第24-27页 |
2、近红外化学成像技术 | 第27-29页 |
参考文献 | 第29-38页 |
第二部分 实验部分 | 第38-82页 |
前言 | 第38-39页 |
研究技术路线图 | 第39-40页 |
第一章 基于黏附性及近红外成像技术的市售凝胶贴膏质量评价研究 | 第40-48页 |
第一节 市售凝胶贴膏黏附力的评价研究 | 第40-4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0-41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1-4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2页 |
第二节 近红外成像技术评价市售凝胶贴膏的均匀性研究 | 第42-47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4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43-4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48页 |
第二章 中药提取物的不同密度对凝胶贴膏质量属性影响的研究 | 第48-63页 |
第一节 不同中药浸膏密度的凝胶贴膏的制备及其常规评价 | 第48-53页 |
1. 仪器及试药 | 第49页 |
2. 实验方法 | 第49-50页 |
3. 实验结果 | 第50-53页 |
4. 小结及讨论 | 第53页 |
第二节 中药提取物的加入对凝胶贴膏流变学的影响研究 | 第53-58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3-54页 |
2. 实验方法 | 第54-55页 |
3. 结果及分析 | 第55-58页 |
4. 小结及讨论 | 第58页 |
第三节 中药提取物的加入对凝胶贴膏表面均匀性的影响研究 | 第58-6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58-59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59-60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0-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3页 |
第三章 基于近红外技术的中药凝胶贴膏成型工艺参数筛选研究 | 第63-82页 |
第一节 近红外成像技术确定凝胶贴膏成型过程中搅拌时间的研究 | 第63-66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3-64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4-66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66页 |
第二节 近红外技术判断中药凝胶贴膏基质交联反应终点的研究 | 第66-72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67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67-72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2页 |
第三节 基于体外释放度的近红外技术判断交联反应终点可靠性验证研究 | 第72-81页 |
1. 仪器与试药 | 第72-73页 |
2. 方法与结果 | 第73-79页 |
3. 小结与讨论 | 第79-81页 |
参考文献 | 第81-82页 |
全文总结 | 第82-84页 |
致谢 | 第84-85页 |
个人简历 | 第8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