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研究
| 摘要 | 第4-5页 |
| abstract | 第5-6页 |
| 导言 | 第10-16页 |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 (二)文献综述 | 第10-14页 |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4-16页 |
| 一、发展家庭农场的依据 | 第16-23页 |
| (一)发展家庭农场的理论基础 | 第16-19页 |
| 1.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 | 第16-18页 |
| 2.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18页 |
| 3.土地产权理论 | 第18-19页 |
| (二)发展家庭农场的现实依据 | 第19-23页 |
| 1.家庭农场根植于中国家户制传统 | 第19-20页 |
| 2.家庭农场顺应现代农业发展方向 | 第20-21页 |
| 3.家庭农场弥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不足 | 第21-23页 |
| 二、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现状分析 | 第23-33页 |
| (一)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基础条件 | 第23-26页 |
| 1.优秀的资源禀赋 | 第23-24页 |
| 2.农村基础设施逐年完善 | 第24页 |
| 3.土地确权工作扎实推进 | 第24-25页 |
| 4.农民科技文化素质进一步提高 | 第25-26页 |
| (二)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基本情况 | 第26-29页 |
| 1.家庭农场发展起步晚、速度快 | 第26-27页 |
| 2.家庭农场发展的显著成效 | 第27-29页 |
| (三)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 第29-33页 |
| 1.土地流转不规范,规模化实现难 | 第29-31页 |
| 2.经营管理受制约,技术服务滞后 | 第31页 |
| 3.信贷融资渠道窄,保险覆盖面小 | 第31-33页 |
| 三、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的对策 | 第33-41页 |
| (一)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建议 | 第33-35页 |
| 1.完善土地流转机制,搭建土地流转平台 | 第33-34页 |
| 2.夯实经营管理基础,完善社会化服务体系 | 第34-35页 |
| 3.拓宽信贷融资渠道,健全农业保险政策 | 第35页 |
| (二)国内家庭农场发展可行性经验 | 第35-40页 |
| 1.政府强制主导的松江模式 | 第35-38页 |
| 2.市场驱动下的宁波模式 | 第38-40页 |
| (三)辽西地区家庭农场发展应注意的问题 | 第40-41页 |
| 1.明晰政府与市场的各自责任 | 第40页 |
| 2.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不能强迫 | 第40页 |
| 3.要稳步推进不能急于求成 | 第40-41页 |
| 结语 | 第41-42页 |
| 参考文献 | 第42-47页 |
| 致谢 | 第47-48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 第48-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