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水文地质学与工程地质学论文--工程地质学论文--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论文--岩溶(喀斯特)论文

岩溶石漠化地区的可持续发展--以重庆南川区为例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8页
第1章 绪论第8-11页
   ·选题依据第8-9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9页
   ·研究内容、思路、方法第9-11页
     ·资料收集与整理第9-10页
     ·研究思路第10页
     ·研究方法第10-11页
第2章 重庆南川区自然环境特点第11-15页
   ·研究区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第11-12页
   ·地质特征第12页
   ·主要气候特点第12-13页
   ·南川区土壤和植被概况第13页
   ·南川区主要水资源概况第13-15页
第3章 南川区现有的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第15-21页
   ·南川区土地利用现状第15-18页
     ·土地结构现状第15-18页
     ·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现状第18页
   ·南川区社会经济状况第18页
   ·南川区石漠化现状与现状分析第18-21页
     ·南川区石漠化现状第19页
     ·南川石漠化现状分析第19-21页
第4章 南川区现有的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第21-24页
   ·研究区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第21页
   ·南川区现有的生产方式存在的问题第21-22页
   ·南川区现有的生产方式带来的后果第22-24页
     ·岩溶石漠化的主要特征更加突出第22-23页
     ·生态退化第23-24页
第5章 南川区可持续发展对策第24-33页
   ·南川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的特点第24页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选择及其表现第24页
     ·南川石漠化地区可持续发展现状的特点第24页
   ·南川区合理的生产方式探讨,以土地利用合理模式为例第24-27页
     ·建立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基础第25-26页
     ·适宜南川石漠化地区研究第26-27页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的构建第27-30页
     ·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第27-28页
     ·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分区第28页
     ·构建环境友好型土地利用模式第28-30页
   ·对策和建议第30-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33-34页
   ·结论第33页
   ·展望第33-34页
参考文献第34-37页
致谢第37页

论文共3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三峡库区消落带沉积物的Cd2+吸附特征及对水体污染潜在危害研究
下一篇:重庆北碚中梁山土壤发育过程中粒度与磁化率关系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