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哈佛分析框架的S天然气公司财务分析应用研究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页 |
第一章 导论 | 第7-17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7-8页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8页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4页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8-9页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9-14页 |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第14页 |
1.4 研究方法和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1.4.1 研究的主要方法 | 第14-15页 |
1.4.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15-16页 |
1.5 创新点 | 第16-17页 |
第二章 哈佛分析框架相关的理论基础 | 第17-20页 |
2.1 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 | 第17页 |
2.1.1 水平分析法 | 第17页 |
2.1.2 垂直分析法 | 第17页 |
2.1.3 趋势分析法 | 第17页 |
2.1.4 比率分析法 | 第17页 |
2.1.5 因素分析法 | 第17页 |
2.2 哈佛分析框架基础理论 | 第17-20页 |
2.2.1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内容 | 第17-18页 |
2.2.2 哈佛分析框架的基本步骤 | 第18-20页 |
第三章S公司财务分析现状 | 第20-28页 |
3.1 公司简介 | 第20-21页 |
3.1.1 公司基本介绍 | 第20页 |
3.1.2 公司组织结构 | 第20-21页 |
3.2 S公司财务分析的现状 | 第21-23页 |
3.2.1 S公司财务分析组织结构图 | 第21-22页 |
3.2.2 S公司财务分析流程 | 第22-23页 |
3.3 S公司财务分析的主要内容 | 第23-28页 |
3.3.1 简单指标列示 | 第23-24页 |
3.3.2 绘制杜邦分析图 | 第24-25页 |
3.3.3 同行业经营状况比较 | 第25页 |
3.3.4 S公司财务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25-27页 |
3.3.5 运用哈佛分析的必要性 | 第27-28页 |
第四章 哈佛分析框架下的S公司财务分析 | 第28-49页 |
4.1 哈佛分析框架可行性分析及逻辑框架 | 第28-29页 |
4.1.1 哈佛分析的可行性 | 第28-29页 |
4.1.2 哈佛分析框架的逻辑框架 | 第29页 |
4.2 战略分析 | 第29-34页 |
4.2.1 S公司PEST分析 | 第29-32页 |
4.2.2 S公司波特五力分析 | 第32-33页 |
4.2.3 S公司SWOT分析 | 第33-34页 |
4.3 会计分析 | 第34-39页 |
4.3.1 确认主要的会计政策 | 第34-35页 |
4.3.2 评价会计的灵活性 | 第35页 |
4.3.3 评价会计策略 | 第35-37页 |
4.3.4 评价披露质量 | 第37-38页 |
4.3.5 识别潜在的危险信号 | 第38-39页 |
4.3.6 消除会计歪曲 | 第39页 |
4.4 财务报表分析 | 第39-46页 |
4.4.1 盈利能力分析 | 第39-41页 |
4.4.2 偿债能力分析 | 第41-42页 |
4.4.3 营运能力分析 | 第42-43页 |
4.4.4 S公司现金流量分析 | 第43-45页 |
4.4.5 S天然气公司财务分析整体结论 | 第45-46页 |
4.5 前景分析 | 第46-48页 |
4.5.1 天然气行业机遇与挑战 | 第46-47页 |
4.5.2 S公司发展风险预测 | 第47页 |
4.5.3 S公司未来发展预测 | 第47-48页 |
4.6 传统财务分析与战略导向下的财务分析的不同 | 第48-49页 |
第五章 战略与经营财务的协调整合 | 第49-51页 |
5.1 战略与经营财务的协调性分析 | 第49页 |
5.1.1 S公司战略发展方向 | 第49页 |
5.1.2 S公司经营财务状况 | 第49页 |
5.1.3 S公司战略与经营财务是否协调 | 第49页 |
5.2 运营系统的优化设计 | 第49-51页 |
5.2.1 经营管理方面的改善 | 第49-50页 |
5.2.2 成本管控方面 | 第50页 |
5.2.3 融资管理方面 | 第50页 |
5.2.4 现金流管理方面 | 第50页 |
5.2.5 资本运作管理方面 | 第50-5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51-52页 |
致谢 | 第52-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6页 |
附表 | 第56-58页 |
附录 | 第58-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