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农作物论文--经济作物论文--油料作物论文--油菜籽(芸薹)论文

不同启动子驱动DR1172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研究

摘要第4-6页
Abstract第6-8页
1 绪论第12-27页
    1.1 植物抗旱性研究第12-19页
        1.1.1 干旱对植物的影响第12-13页
        1.1.2 植物抗干旱生理机制第13-15页
        1.1.3 植物抗干旱分子机制第15-19页
    1.2 调控基因表达的启动子研究进展第19-22页
        1.2.1 组成型启动子第19页
        1.2.2 组织特异型启动子第19-20页
        1.2.3 诱导型启动子第20-22页
    1.3 AtPUB19启动子与DR1172基因第22-23页
        1.3.1 AtPUB19启动子第22页
        1.3.2 DR1172基因第22-23页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第23-25页
    1.5 技术路线第25-27页
2 两种植物表达载体的构建以及AtPUB19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27-44页
    2.1 材料第27-28页
        2.1.1 菌种第27页
        2.1.2 菌用培养基第27页
        2.1.3 试剂第27页
        2.1.4 仪器和设备第27-28页
        2.1.5 主要缓冲液第28页
    2.2 方法第28-35页
        2.2.1 构建植物表达载体PBI121-CaMV35S::DR1172和pCambia-AtPUB19::DR1172第28-30页
        2.2.2 大肠杆菌的活化第30页
        2.2.3 载体片段的获取第30-31页
        2.2.4 DR1172基因目的片段的获取第31-32页
        2.2.5 DR1172基因与线性载体的重组连接第32-33页
        2.2.6 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连接产物的转化第33-35页
        2.2.7 AtPUB19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35页
    2.3 结果与分析第35-42页
        2.3.1 大肠杆菌的活化第35-36页
        2.3.2 载体片段的获取第36-37页
        2.3.3 DR1172基因目的片段的获取第37-38页
        2.3.4 植物表达载体的重组连接和转化第38-40页
        2.3.5 AtPUB19启动子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40-42页
    2.4 讨论第42-44页
3 转基因阳性苗的获得第44-58页
    3.1 材料第44-45页
        3.1.1 植物材料第44页
        3.1.2 植物培养基第44-45页
        3.1.3 试剂第45页
    3.2 方法第45-48页
        3.2.1 农杆菌介导法实现油菜的遗传转化第45-47页
        3.2.2 转基因油菜苗的PCR检测第47-48页
    3.3 结果与分析第48-54页
        3.3.1 农杆菌介导法获取转基因油菜第48-53页
        3.3.2 转基因油菜苗的PCR检测第53-54页
    3.4 讨论第54-58页
        3.4.1 褐化现象第54-55页
        3.4.2 白化现象第55-56页
        3.4.3 玻璃化现象第56-57页
        3.4.4 畸形现象第57-58页
4 不同启动子驱动DR1172转基因甘蓝型油菜的抗旱性研究第58-82页
    4.1 材料第58页
        4.1.1 植物材料第58页
        4.1.2 试剂第58页
    4.2 方法第58-63页
        4.2.1 植物的培养和胁迫过程第58-59页
        4.2.2 生理指标的测定与方法第59-60页
        4.2.3 油菜叶片中CaMV35S::DR1172基因与AtPUB19::DR1172基因在干旱胁迫下相对表达量的检测第60-63页
        4.2.4 数据统计分析第63页
    4.3 结果与分析第63-78页
        4.3.1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叶绿素的变化第63-65页
        4.3.2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第65-68页
        4.3.3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相对含水量的变化第68-69页
        4.3.4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相对电导率的变化第69-70页
        4.3.5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可溶性糖的变化第70-72页
        4.3.6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丙二醛的变化第72-73页
        4.3.7 干旱胁迫下油菜叶片中脯氨酸含量的变化第73-74页
        4.3.8 干旱胁迫下不同启动子驱动的DR117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叶片 中的表达量第74-75页
        4.3.9 植株形态特征的变化第75-78页
    4.4 讨论第78-82页
        4.4.1 不同启动子驱动的DR1172基因对甘蓝型油菜叶片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第78-81页
        4.4.2 不同启动子驱动的DR1172基因在甘蓝型油菜叶片中的表达情况分析第81-82页
结论第82-85页
致谢第85-86页
参考文献第86-99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第99-100页
附录 1第100页

论文共10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亏损上市公司外部扭亏方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下一篇:基于物联网的城市配送体系构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