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高层建筑论文--高层建筑结构论文

高烈度区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计算研究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1.1 引言第11-12页
    1.2 基础隔震概述第12-15页
        1.2.1 基础隔震系统的组成第12-13页
        1.2.2 基础隔震系统的基本原理第13-14页
        1.2.3 基础隔震技术的优缺点第14-15页
    1.3 高层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15-18页
        1.3.1 国外高层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15-17页
        1.3.2 国内高层隔震技术的研究与应用第17-18页
    1.4 隔震结构简化体系研究现状第18-19页
    1.5 本文的研究意义、目的和内容第19-21页
        1.5.1 本文的研究意义和目的第19-20页
        1.5.2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20-21页
第二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简化模型第21-39页
    2.1 引言第21页
    2.2 隔震体系基本方程第21-24页
    2.3 规则高层隔震简化体系第24-27页
        2.3.1 高层平扭耦联隔震体系简化计算式第24-26页
        2.3.2 规则高层结构隔震体系简化计算式第26页
        2.3.3 反应特征量第26-27页
    2.4 高层剪力墙结构模型的建立及相关动力参数第27-35页
        2.4.1 不隔震时的相关参数第27-32页
        2.4.2 隔震时的相关参数第32-35页
    2.5 时程分析法第35-38页
    2.6 本章小结第38-39页
第三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简化体系基本响应研究第39-54页
    3.1 引言第39页
    3.2 橡胶支座的性能参数第39-43页
        3.2.1 橡胶支座的竖向性能第39-40页
        3.2.2 橡胶支座的水平性能第40-43页
    3.3 隔震结构的要求和目标第43-44页
    3.4 地震波的选取及位移差限值线调整第44-46页
    3.5 计算结果与分析第46-53页
        3.5.1 不隔震时结构的动力反应第47-49页
        3.5.2 隔震时结构的动力反应第49-53页
    3.6 本章小结第53-54页
第四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应用计算分析第54-72页
    4.1 引言第54-55页
    4.2 工程案例概况第55页
    4.3 剪力墙整体系数计算第55-57页
    4.4 简化理论模型计算第57-60页
    4.5 Etabs程序模型计算及其对比分析第60-70页
    4.6 本章小结第70-72页
第五章 剪力墙结构隔震前后内力及承载力分析第72-88页
    5.1 引言第72页
    5.2 剪力墙的破坏形态及延性设计第72-73页
    5.3 剪力墙内力隔震效果分析第73-76页
    5.4 剪力墙配筋计算第76-83页
        5.4.1 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在高烈度区各级小震下的内力第76-79页
        5.4.2 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配筋计算第79-83页
    5.5 设防烈度下剪力墙的受力情况第83-87页
    5.6 本章小结第87-88页
第六章 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动力参数对结构动力反应的影响研究第88-102页
    6.1 引言第88页
    6.2 叠层橡胶支座屈重比变化研究第88-92页
    6.3 叠层橡胶支座高度变化研究第92-96页
    6.4 上部结构阻尼比变化研究第96-98页
    6.5 设防烈度下高层剪力墙结构隔震体系的基本响应研究第98-100页
    6.6 本章小结第100-102页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第102-104页
    7.1 结论第102-103页
    7.2 展望第103-104页
参考文献第104-108页
附录第108-123页
    附录A 其他两条地震波第108-109页
    附录B 第三章其他波计算结果第109-115页
    附录C 第六章其他波计算结果第115-121页
    附录D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第121-123页
致谢第123页

论文共12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原材料对碱激发粉煤灰/矿渣复合体系的影响
下一篇:考虑下部支承影响的柱面网壳结构强震失效机理及灾变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