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0-11页 |
ABSTRACT | 第11页 |
第1章 导论 | 第12-21页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第12-14页 |
1.1.1 课题研究的背景 | 第12-13页 |
1.1.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第13-14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4-17页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4-16页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6-17页 |
1.3 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 | 第17-19页 |
1.3.1 研究对象界定 | 第17-18页 |
1.3.2 相关概念解析 | 第18-19页 |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1.4.1 基本思路及框架 | 第19页 |
1.4.2 研究方法 | 第19-21页 |
第2章 山东省卫生系统因公出国(境)的发展和表现形式 | 第21-30页 |
2.1 中国卫生外交概况 | 第21-22页 |
2.2 我国因公出国(境)的发展过程 | 第22-24页 |
2.2.1 起始发展阶段:以专业技术人员出国(境)为主的阶段 | 第22页 |
2.2.2 调整改革阶段:选派企业中上层管理人员出国(境)阶段 | 第22-23页 |
2.2.3 深化改革阶段:选派国家公职人员出国(境)阶段 | 第23-24页 |
2.3 山东省卫生系统因公出国(境)管理概况 | 第24-30页 |
2.3.1 山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因公出国(境)审批程序 | 第24-25页 |
2.3.2 山东省政府外事办公室因公出国(境)审批标准 | 第25-26页 |
2.3.3 山东省卫生系统因公出国(境)现状 | 第26-30页 |
第3章 山东省卫生系统因公出国(境)管理问题及原因 | 第30-35页 |
3.1 项目和人员选派环节 | 第30页 |
3.1.1 交流参访类短期项目缺乏实质性内容 | 第30页 |
3.1.2 境外培训类项目成本高于实效性成果 | 第30页 |
3.1.3 个人赴境外研修、留学项目监督措施不到位,透明度低 | 第30页 |
3.2 批件和证照申请环节 | 第30-33页 |
3.2.1 因公出国(境)的申请 | 第30-31页 |
3.2.2 因公出国(境)任务批件的申请 | 第31页 |
3.2.3 因公普通护照、因公赴港澳通行证的申请 | 第31页 |
3.2.4 签证、签注的申请 | 第31-32页 |
3.2.5 大陆居民赴台湾通行证的申请 | 第32页 |
3.2.6 因公护照、通行证的收缴 | 第32-33页 |
3.2.7 因公护照、通行证的遗失、被盗 | 第33页 |
3.3 监督约束环节 | 第33-35页 |
3.3.1 国内的监督约束 | 第33页 |
3.3.2 国(境)外的监督约束 | 第33-34页 |
3.3.3 归后管理 | 第34-35页 |
第4章 我国其他省份及国际社会因公出国(境)管理的经验借鉴 | 第35-41页 |
4.1 我国其他省份对因公出国(境)管理的做法及启示 | 第35-38页 |
4.1.1 江苏省和福建省的实践 | 第35-37页 |
4.1.2 江苏省和福建省的经验启示 | 第37-38页 |
4.2 法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因公出国(境)的做法及启示 | 第38-41页 |
4.2.1 法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因公出国(境)的做法 | 第38-40页 |
4.2.2 法国等发达国家及地区因公出国(境)管理的经验启示 | 第40-41页 |
第5章 完善对山东省卫生系统因公出国(境)管理的对策及建议 | 第41-47页 |
5.1 政策与措施 | 第41-44页 |
5.1.1 制度和体系的建设 | 第41-42页 |
5.1.2 提升重视程度 | 第42页 |
5.1.3 更新境外教育理念 | 第42-43页 |
5.1.4 加强与境外培训机构的深入沟通 | 第43-44页 |
5.2 管理方式的现代化 | 第44-47页 |
5.2.1 规范项目立项 | 第44-45页 |
5.2.2 强化运行过程管理 | 第45页 |
5.2.3 加强归后管理,注重成果应用 | 第45-46页 |
5.2.4 建立严格的考核与激励机制 | 第46-47页 |
结束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