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心理学论文--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论文--情绪与情感论文

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情绪占优抑或认知占优?

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10页
1 引言第15-17页
2 文献综述及研究假设第17-45页
    2.1 概率估计偏差第17-29页
        2.1.1 概率估计偏差的概念第17页
        2.1.2 概率估计偏差的理论及测量模型第17-24页
        2.1.3 概率估计偏差的情绪状态解释第24-26页
        2.1.4 概率估计偏差的认知关注解释第26-29页
    2.2 社会距离第29-33页
        2.2.1 社会距离的概念第29-31页
        2.2.2 社会距离的操纵方式第31-33页
    2.3 社会距离与概率估计偏差第33-39页
        2.3.1 主流概率估计理论或模型在社会性决策中遭遇的困境第33-35页
        2.3.2 社会性决策中情绪通道理论与认知通道理论之争第35-36页
        2.3.3 本研究的研究问题与创新点第36-39页
    2.4 从情绪通道和认知通道的视角看社会距离与概率估计偏差的关系第39-45页
        2.4.1 基于情绪通道的视角第39页
        2.4.2 基于认知通道的视角第39-45页
3 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案第45-49页
    3.1 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从为自我-他人决策到为不同他人决策第45页
    3.2 社会距离影响概率估计偏差的机制:情绪占优抑或认知占优?第45-46页
    3.3 社会距离影响概率估计偏差的应用:优化决策研究实例第46-49页
4 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从为自我-他人决策到为不同他人决策第49-65页
    4.1 本章概述第49-51页
    4.2 研究一: 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为自我决策vs.为他人决策第51-59页
        4.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51页
        4.2.2 研究方法第51-53页
        4.2.3 参数估计第53-55页
        4.2.4 研究结果第55-57页
        4.2.5 讨论第57-59页
    4.3 研究二: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为不同他人决策第59-64页
        4.3.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59页
        4.3.2 研究方法第59-61页
        4.3.3 参数估计第61页
        4.3.4 研究结果第61-63页
        4.3.5 讨论第63-64页
    4.4 本章小结第64-65页
5 社会距离影响概率估计偏差的机制:情绪占优抑或认知占优?第65-125页
    5.1 本章概述第65-67页
    5.2 研究三:基于过程探测的视角检验情绪/认知占优第67-85页
        5.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67页
        5.2.2 研究方法第67-73页
        5.2.3 研究结果第73-82页
        5.2.4 讨论第82-85页
    5.3 研究四:基于过程探测的视角检验情绪/认知占优(参数分离)第85-101页
        5.3.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85页
        5.3.2 研究方法第85-87页
        5.3.3 参数估计第87-89页
        5.3.4 研究结果第89-99页
        5.3.5 讨论第99-101页
    5.4 研究五:基于情绪-启动探测的视角检验情绪占优及情绪通道对认知通道的影响第101-109页
        5.4.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01页
        5.4.2 研究方法第101-103页
        5.4.3 参数估计第103-104页
        5.4.4 研究结果第104-108页
        5.4.5 讨论第108-109页
    5.5 研究六:基于认知-启动探测的视角检验认知占优及认知通道对情绪通道的影响第109-122页
        5.5.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09页
        5.5.2 研究方法第109-112页
        5.5.3 研究结果第112-120页
        5.5.4 讨论第120-122页
    5.6 本章小结第122-125页
6 社会距离影响概率估计偏差的应用:优化决策研究实例第125-139页
    6.1 本章概述第125-127页
    6.2 研究七:转换社会距离减小高考估分偏差第127-133页
        6.2.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27页
        6.2.2 研究方法第127-128页
        6.2.3 研究结果第128-131页
        6.2.4 讨论第131-133页
    6.3 研究八:转换社会距离降低交通违规行为第133-138页
        6.3.1 研究目的与假设第133页
        6.3.2 研究方法第133-135页
        6.3.3 研究结果第135-137页
        6.3.4 讨论第137-138页
    6.4 本章小结第138-139页
7 总讨论第139-165页
    7.1 社会距离对概率估计偏差的影响第141-145页
    7.2 社会距离影响概率估计偏差的机制:情绪占优抑或认知占优?第145-151页
        7.2.1 情绪-认知双通道第145-147页
        7.2.2 情绪通道占优第147-151页
    7.3 社会距离转换对决策优化的作用第151-153页
        7.3.1 增加社会距离减小高考估分偏差第151-152页
        7.3.2 拉近社会距离降低交通违规行为第152-153页
    7.4 社会距离效应的得失不对称性第153-155页
    7.5 研究意义第155-161页
        7.5.1 社会性决策中新的权重函数第155-157页
        7.5.2 社会性决策中新的风险态度四重模式第157-158页
        7.5.3 社会性决策中双通道情绪占优模型第158-159页
        7.5.4 社会距离转换法对决策优化的应用价值第159-161页
    7.6 研究局限及展望第161-165页
        7.6.1 不同社会距离下启发模式和整合模式的竞争第161页
        7.6.2 极端社会距离下认知策略使用的差异第161-162页
        7.6.3 概率估计偏差的大小与优劣第162-163页
        7.6.4 得失情境的分离与混合第163-165页
8 研究结论第165-167页
参考文献第167-179页
附录第179-195页
    附录1-A 研究一和二中赋值题目的实验材料第179-180页
    附录1-B 研究三到六中迫选题目的实验材料第180-181页
    附录1-C 研究四到六中赋值题目的实验材料第181-182页
    附录1-D 决策信息板题目呈现矩阵的顺序平衡(举例)第182-183页
    附录2-A 累积预期理论下概率估计偏差测量模型的参数拟合语法(举例)第183-188页
    附录2-B 双参数理论下概率估计偏差测量模型的参数拟合语法(举例)第188-192页
    附录2-C 两种概率估计偏差测量模型的参数比较第192-195页
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及奖励第195-197页
致谢第197-198页

论文共19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社会变革中的农村留守老人--刻板印象与主观幸福感
下一篇:社会困境中的合作行为:从收益情境到损失情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