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38页 |
| 1.1 引言 | 第12-13页 |
| 1.2 锂离子电池概述 | 第13-17页 |
| 1.2.1 锂离子电池的发展历程 | 第13-14页 |
| 1.2.2 锂离子电池的工作原理、结构及特点 | 第14-16页 |
| 1.2.3 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 | 第16-17页 |
| 1.3 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概述 | 第17-23页 |
| 1.3.1 碳基负极材料 | 第18-19页 |
| 1.3.2 合金类负极材料 | 第19-20页 |
| 1.3.3 金属氧化物负极材料 | 第20-23页 |
| 1.3.4 其他负极材料 | 第23页 |
| 1.4 石墨烯基负极材料研究进展 | 第23-36页 |
| 1.4.1 石墨烯负极材料 | 第24-26页 |
| 1.4.2 改性石墨烯负极材料 | 第26-28页 |
| 1.4.3 石墨烯基复合电极材料 | 第28-36页 |
| 1.5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及研究内容 | 第36-38页 |
| 第二章 金属蚀刻法制备多孔石墨烯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38-52页 |
| 2.1 引言 | 第38-39页 |
| 2.2 实验部分 | 第39-41页 |
| 2.2.1 试剂及样品制备 | 第39-40页 |
| 2.2.2 样品结构及电化学表征 | 第40-41页 |
| 2.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0页 |
| 2.3.1 材料结构分析 | 第41-48页 |
| 2.3.2 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48-50页 |
| 2.4 本章小结 | 第50-52页 |
| 第三章 多孔石墨烯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52-74页 |
| 3.1 前言 | 第52-53页 |
| 3.2 多孔石墨烯/钴薄膜电极材料 | 第53-66页 |
| 3.2.1 实验部分 | 第53-55页 |
| 3.2.2 结果与讨论 | 第55-66页 |
| 3.3 多孔石墨烯/镍薄膜电极材料 | 第66-72页 |
| 3.3.1 实验部分 | 第66-67页 |
| 3.3.2 结果与讨论 | 第67-72页 |
| 3.4 本章小结 | 第72-74页 |
| 第四章 氧化石墨烯导向合成二维多孔微纳结构金属氧化物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74-88页 |
| 4.1 前言 | 第74-75页 |
| 4.2 实验部分 | 第75-76页 |
| 4.2.1 试剂与样品制备 | 第75-76页 |
| 4.2.2 样品结构及电化学表征 | 第76页 |
| 4.3 结果与讨论 | 第76-85页 |
| 4.3.1 材料结构分析 | 第76-83页 |
| 4.3.2 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83-85页 |
| 4.4 本章小结 | 第85-88页 |
| 第五章 钴酸锌/石墨烯复合薄膜电极材料的制备与电化学性能研究 | 第88-100页 |
| 5.1 前言 | 第88-89页 |
| 5.2 实验部分 | 第89-91页 |
| 5.2.1 试剂与样品制备 | 第89-90页 |
| 5.2.2 样品结构及电化学表征 | 第90-91页 |
| 5.3 结果与讨论 | 第91-99页 |
| 5.3.1 材料结构分析 | 第91-96页 |
| 5.3.2 材料电化学性能分析 | 第96-99页 |
| 5.4 本章小结 | 第99-100页 |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第100-103页 |
| 6.1 主要结论 | 第100-101页 |
| 6.2 展望 | 第101-103页 |
| 参考文献 | 第103-118页 |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118-120页 |
| 致谢 | 第120-12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