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化、科学、教育、体育论文--职业技术教育论文--学校管理论文

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问题研究--基于校企合作视角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1章 绪论第10-16页
    1.1 研究背景第10页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第10-11页
        1.2.1 研究目的第10页
        1.2.2 研究意义第10-11页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4页
        1.3.1 国外研究现状第11-12页
        1.3.2 国内研究现状第12-14页
        1.3.3 研究述评第14页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4-15页
        1.4.1 研究思路第14-15页
        1.4.2 研究方法第15页
    1.5 可能创新点第15-16页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第16-24页
    2.1 相关概念界定第16-17页
        2.1.1 校企合作第16页
        2.1.2 现代农业第16-17页
        2.1.3 农业人才培养第17页
    2.2 校企合作农业人才培养的模式第17-19页
        2.2.1 “三层次六模块”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第17-18页
        2.2.2 “2+X结构”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第18页
        2.2.3 “3+1+1”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第18-19页
        2.2.4 “多维度整合”农业人才培养模式第19页
    2.3 相关理论基础第19-21页
        2.3.1 杜威“实用主义教育论”第19-20页
        2.3.2 皮亚杰“建构主义教育论”第20页
        2.3.3 福斯特“产学合作论”第20-21页
    2.4 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重要性第21-24页
        2.4.1 社会发展的人才素质要求第21页
        2.4.2 农业高职院校发展的要求第21-22页
        2.4.3 企业长远发展的战略需要第22-23页
        2.4.4 学生提升职业能力的需要第23-24页
第3章 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问题的案例分析——以湖南××学院为例第24-40页
    3.1 相关背景概述第24-25页
    3.2 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特点第25-26页
        3.2.1 校企专家共同设计专业建设计划第25页
        3.2.2 合作目标为导向的课程开发方式第25页
        3.2.3 合作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平台第25页
        3.2.4 合作教师主导的教育教学模式第25-26页
    3.3 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分析第26-36页
        3.3.1 对学生访谈情况的统计分析第26-31页
        3.3.2 对教师访谈情况的统计分析第31-33页
        3.3.3 对农业龙头企业访谈情况的统计分析第33-36页
    3.4 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36-40页
        3.4.1 学生主体的积极性不高第37页
        3.4.2 学校主导的行为欠科学第37-39页
        3.4.3 企业合作的投入欠充分第39-40页
第4章 构建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对策与建议第40-46页
    4.1 注重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中的学生管理第40-41页
        4.1.1 引入竞争机制第40页
        4.1.2 进一步推进素质教育第40页
        4.1.3 对学生实行T型培养第40-41页
    4.2 学校完善对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第41-44页
        4.2.1 明确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目标第41-42页
        4.2.2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进行学习领域课程开发第42页
        4.2.3 形成以校企互聘和教师进修为契机的教师队伍第42-43页
        4.2.4 建立完善的校企合作现代农业人才培养效果评价体系第43-44页
    4.3 企业应主动参与校企合作进行现代农业人才培养第44-46页
        4.3.1 企业要转变观念,增强社会责任感第44页
        4.3.2 企业应遵守校企合作协议第44页
        4.3.3 企业应提供好实习场所和工作岗位第44页
        4.3.4 企业应选派好实习指导技师第44-45页
        4.3.5 企业应开展好学生岗前培训第45-46页
第5章 结论第46-47页
参考文献第47-50页
附录1第50-52页
附录2第52-54页
附录3第54-57页
致谢第57-58页
作者简介第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湖南中小企业信用再担保机制建设研究
下一篇:湘西地区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