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1 绪论 | 第11-23页 |
·引言 | 第11-12页 |
·非晶合金的发展历史 | 第12页 |
·评价金属玻璃体系玻璃形成能力的参数 | 第12-13页 |
·临界冷却速率Rc | 第12-13页 |
·约化玻璃转变温度Trg | 第13页 |
·过冷液相区的宽度 | 第13页 |
·γ参数 | 第13页 |
·非晶合金的结构特点 | 第13-15页 |
·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及应用前景 | 第15-18页 |
·非晶合金的制备 | 第18-20页 |
·电弧熔炼 | 第18页 |
·吸铸法 | 第18-19页 |
·甩带法 | 第19页 |
·吹铸法 | 第19-20页 |
·水淬法 | 第20页 |
·非晶合金的结构表征 | 第20-23页 |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第20-21页 |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21-23页 |
2 Zr-(Cu,Ag)-Al非晶体系塑性变形能力探索 | 第23-34页 |
·引言 | 第23-24页 |
·实验 | 第24-2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26-33页 |
·良好的弯曲塑性 | 第26-28页 |
·良好的压缩塑性 | 第28-30页 |
·Z1非晶合金的热学参数,力学参数以及腐蚀性能 | 第30-33页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3 Z1非晶合金良好塑性变形能力原因探索 | 第34-51页 |
·引言 | 第34页 |
·实验 | 第34-36页 |
·结果与讨论 | 第36-48页 |
·Zr_(53.8)Cu_(31.6)Ag_(7.0)Al_(7.6)(Z1)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 | 第36-41页 |
·电镜观察结果 | 第36-37页 |
·3DAP,EELS和ASAXS实验结果 | 第37-41页 |
·Zr_(53.8)Cu_(31.6)Ag_(7.0)Al_(7.6)(Z1)非晶合金良好塑性的成因 | 第41-48页 |
·弹性模量以及自由体积表征 | 第41-44页 |
·SR-XRD测量结果 | 第44-48页 |
·本章小结 | 第48-51页 |
4 结论 | 第51-53页 |
参考文献 | 第53-57页 |
致谢 | 第57-59页 |
个人简历 | 第59-6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