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阶级结构与社会结构论文--社会生活与社会问题论文--中、老年论文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效应及发展路径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第一章 绪论第10-18页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第10-13页
        1.1.1 研究背景第10-13页
        1.1.2 研究意义第13页
    1.2 研究思路及框架结构第13-15页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第15-16页
        1.3.1 研究内容第15-16页
        1.3.2 研究方法第16页
    1.4 本文创新点第16-18页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第18-28页
    2.1 理论基础第18-21页
        2.1.1 人口老龄化理论第18-19页
        2.1.2 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第19页
        2.1.3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19-20页
        2.1.4 福利多元主义理论第20页
        2.1.5 代际伦理关系理论第20-21页
    2.2 文献综述第21-24页
        2.2.1 国外文献综述第21-23页
        2.2.2 国内文献综述第23-24页
    2.3 概念界定第24-28页
第三章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28-42页
    3.1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分析第28-39页
        3.1.1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历程第28-29页
        3.1.2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现状第29-39页
    3.2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9-42页
        3.2.1 供需矛盾突出,区域资源配置不均衡第39-40页
        3.2.2 潜在需求难以转变为产业化的有效需求第40页
        3.2.3 管理体制不完善,行业标准尚未建立第40-41页
        3.2.4 人员素质低、流动性高,缺乏人才队伍第41-42页
第四章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经济效应分析第42-52页
    4.1 我国养老服务业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第42-46页
        4.1.1 居民消费效应第42-43页
        4.1.2 投资扩大效应第43-44页
        4.1.3 产业协同效应第44-45页
        4.1.4 促进就业效应第45页
        4.1.5 经济增长效应第45-46页
    4.2 我国养老服务业经济增长效应实证分析第46-52页
        4.2.1 研究方法第46-47页
        4.2.2 经济增长效应指数平滑测算第47-52页
第五章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第52-60页
    5.1 指标选择与模型建立第52-54页
        5.1.1 指标选择第52-54页
        5.1.2 数据来源及说明第54页
    5.2 模型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第54-60页
        5.2.1 模型构建第54-55页
        5.2.2 实证检验第55-56页
        5.2.3 结果分析与发展启示第56-60页
第六章 我国养老服务业的发展路径选择第60-68页
    6.1 国外养老服务业的发展经验第60-62页
        6.1.1 美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第60-61页
        6.1.2 欧洲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第61-62页
        6.1.3 日本养老服务业发展经验及启示第62页
    6.2 我国养老服务业发展的路径选择第62-68页
        6.2.1 完善政策-法律-资金的发展保障体系第63-64页
        6.2.2 构建政府-企业-机构多元化合作机制第64页
        6.2.3 鼓励和支持市场化和产业化发展方式第64-65页
        6.2.4 城镇适度优先与城乡协调并进的策略第65-66页
        6.2.5 人才专业化和服务标准化为发展理念第66-68页
结论与展望第68-70页
    本文主要结论第68页
    研究展望第68-70页
参考文献第70-74页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第74-76页
致谢第76页

论文共7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股权结构、董事会特征--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数理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