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1-18页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页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1.2.1 用于认证的(半)脆弱水印研究现状 | 第12-13页 |
1.2.2 可恢复水印研究现状 | 第13-15页 |
1.2.3 用于版权保护水印技术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1.3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第16页 |
1.3.2 本文结构安排 | 第16-18页 |
第2章 数字水印技术概述 | 第18-23页 |
2.1 数字水印的分类 | 第18-19页 |
2.2 数字水印的基本理论 | 第19-21页 |
2.2.1 图像认证水印的基本框架 | 第19-20页 |
2.2.2 可恢复数字图像水印技术 | 第20-21页 |
2.3 认证水印系统的性能评估 | 第21-22页 |
2.4 本章小结 | 第22-23页 |
第3章 基于人眼视觉模型的JPEG图像认证水印算法 | 第23-41页 |
3.1 引言 | 第23-24页 |
3.2 JPEG编解码原理 | 第24-25页 |
3.2.1 JPEG编解码过程 | 第24页 |
3.2.2 DCT变换 | 第24-25页 |
3.2.3 量化机制 | 第25页 |
3.3 JPEG压缩不变特性 | 第25-26页 |
3.4 人眼视觉模型的建立 | 第26-29页 |
3.5 算法步骤 | 第29-33页 |
3.5.1 水印信息的生成和嵌入过程 | 第29-30页 |
3.5.2 水印嵌入位置选择 | 第30-32页 |
3.5.3 水印的提取和篡改检测 | 第32-33页 |
3.6 实验结果 | 第33-40页 |
3.6.1 图像视觉质量评价 | 第33页 |
3.6.2 抗JPEG压缩测试 | 第33-34页 |
3.6.3 水印图像的篡改检测性能 | 第34-39页 |
3.6.4 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 第39-40页 |
3.7 本章小结 | 第40-41页 |
第4章 基于JPEG图像的变容量自嵌入水印算法 | 第41-55页 |
4.1 引言 | 第41页 |
4.2 算法设计思想 | 第41-45页 |
4.2.1 水印的生成和嵌入 | 第41-42页 |
4.2.2 差值块编码 | 第42-44页 |
4.2.3 图像篡改检测与恢复 | 第44-45页 |
4.3 实验结果与算法性能分析 | 第45-54页 |
4.3.1 水印容量 | 第46页 |
4.3.2 图像视觉质量评价 | 第46-48页 |
4.3.3 图像篡改检测与定位性能 | 第48-50页 |
4.3.4 篡改恢复性能 | 第50-53页 |
4.3.5 与其他算法的比较 | 第53-5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4-5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55-57页 |
致谢 | 第57-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62页 |